2024年09月19日星期四
首页/成语大全/《道不拾遗》成语故事_《道不拾遗》典故出处解释

《道不拾遗》成语故事_《道不拾遗》典故出处解释

词源: 《战国策·秦策一》:“道不拾遗, 民不妄取。”词由: 战国时期,卫国有个卫鞅的,(后称商鞅) 十分赞赏齐国宰相管仲, 解“尽改齐国之旧。”后来,卫鞅当了秦国的宰相, 便竭力帮助秦孝公实行变法。他废除了井田制, 推行了郡县制; 他重视开垦荒地, 奖励百姓耕种; 他训练百姓打仗, 走富国强兵的道路。新法推行了十年,百姓富足了, 掉在地上的东西没有人拾回家...

词源: 《战国策·秦策一》:“道不拾遗, 民不妄取。”

词由: 战国时期,卫国有个卫鞅的,(后称商鞅) 十分赞赏齐国宰相管仲, 解“尽改齐国之旧。”后来,卫鞅当了秦国的宰相, 便竭力帮助秦孝公实行变法。他废除了井田制, 推行了郡县制; 他重视开垦荒地, 奖励百姓耕种; 他训练百姓打仗, 走富国强兵的道路。新法推行了十年,百姓富足了, 掉在地上的东西没有人拾回家,荒山野地也没有了盗贼;国家富强了, 连周朝的天子也更加尊重秦国了。

词义: 路上遗留了东西, 没有人拾走。遗:指丢失的物品。形容社会风气的良好。也作“路不拾遗”。

书证:《史记·商君列传》:“秦人皆趋会; 行之十年, 秦民大说 (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明·许仲琳《封神演义》 第十一回: “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四方瞻仰, 称为西方圣人。”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