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星期五
首页/成语大全/《洞察秋毫》成语故事_《洞察秋毫》典故出处解释

《洞察秋毫》成语故事_《洞察秋毫》典故出处解释

词源:《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词由:战国时,齐宣王一心想称王逞霸,于是就求教于孟子。孟子非常反对霸道,一贯主张王道,推行仁政,于是向宣王讲了保民的重要。宣王觉得孟子说得有理,但又不想真正去做,孟子就进一步对宣王说:比如有个人来告诉您王道:“我的气力能举起一百钧重的东西,但是拿不动一根羽...

词源:《孟子·梁惠王上》:“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词由:战国时,齐宣王一心想称王逞霸,于是就求教于孟子。孟子非常反对霸道,一贯主张王道,推行仁政,于是向宣王讲了保民的重要。宣王觉得孟子说得有理,但又不想真正去做,孟子就进一步对宣王说:比如有个人来告诉您王道:“我的气力能举起一百钧重的东西,但是拿不动一根羽毛;眼力能看清秋天鸟兽身上的细毛,却看不见一车子的木柴,您王能相信他吗?”宣王当即说:“没有这个道理的。”孟子接着指出:那个人拿不动一根羽毛,是不肯用气力;看不见一车柴是不肯用目力。现在百姓没有受着保护的权利,是您王没有施行恩惠到他们身上。这并不是您王办不到,而是同那个人一样不肯去做呀!

词义:很清楚地看到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洞:透彻,很清楚。察:看。秋毫:秋天,鸟兽身上长的毛,特别细。形容目光敏锐,能看清极细微的东西。原作“明察秋毫”。

书证:唐·欧阳询等编《艺文类聚·慎之》:“离朱之明,察秋毫之末。”鲁迅《两地书·三○》:“可见要高人一等的不受愚,还得仔细的‘明察秋毫’才行。”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