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天下之大不韪》成语故事、历史由来、比喻示例
冒天下之大不韪春秋的时候,有许多诸侯国,其中郑国和息国紧紧相邻,它们与周室同宗,都姓姬。郑国的国土不大,而息国更小。息国虽然小,但它的国君却不能与郑国友好相处,常常发生无谓之争。公元前712年,息国又为了一些小事与郑国发生了冲突,息国国君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竟派兵攻打郑国。息国本身就存在许多弱点:一、不考虑这次出兵是否正义;二、不自量力,以卵击石;三、没有与...
冒天下之大不韪
春秋的时候,有许多诸侯国,其中郑国和息国紧紧相邻,它们与周室同宗,都姓姬。郑国的国土不大,而息国更小。
息国虽然小,但它的国君却不能与郑国友好相处,常常发生无谓之争。
公元前712年,息国又为了一些小事与郑国发生了冲突,息国国君抑制不住内心的愤怒,竟派兵攻打郑国。
息国本身就存在许多弱点:一、不考虑这次出兵是否正义;二、不自量力,以卵击石;三、没有与自己同姓的兄弟国家亲善和睦;四、不分是非曲直;五、看不到自己的过错。因而,一开始息国便处于不利的地位。
可悲的是,息国国君毫不醒悟,仍一意孤行,指挥息军前进,结果惨败而归。
后来,息国终于被强大的楚国所灭。后人在评论息国的这次军事行动时说:息国国君犯了“五不韪”而仍然一意孤行,遭到失败是活该。
后来,人们就用“冒天下之大不韪”这个成语来指犯了天下最大的错误。
(张磊)《左传.隐公十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