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9日星期六
首页/成语大全/《投笔从戎》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投笔从戎》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投笔从戎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东汉光武帝刘秀知道班彪有学问,请他整理历史。班彪有两个儿子,大的名叫班固,小的名叫班超。汉明帝刘庄时,班固任兰台令史(汉宫藏书的地方叫“兰台”,“兰台令史”是在宫里校阅图书、治理文书的官,后来史官也叫兰台),继承了他父亲的事业,编写历史。班超帮着哥哥做些抄写工作,后来也做了兰台令史。他们哥儿俩都跟他们的父亲一样,很...

投笔从戎

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东汉光武帝刘秀知道班彪有学问,请他整理历史。班彪有两个儿子,大的名叫班固,小的名叫班超。汉明帝刘庄时,班固任兰台令史(汉宫藏书的地方叫“兰台”,“兰台令史”是在宫里校阅图书、治理文书的官,后来史官也叫兰台),继承了他父亲的事业,编写历史。班超帮着哥哥做些抄写工作,后来也做了兰台令史。他们哥儿俩都跟他们的父亲一样,很有学问,但是性情不一样。班固的偶像人物是写《史记》的司马迁,班超的偶像人物是通使西域的张骞。班超听说匈奴联络了西域的几个国家,经常劫掠边界上的居民和牲畜,气愤地说:“大丈夫应当像张骞那样到边塞上去建功立业,怎么能总是闷在书斋里动笔杆呢?”说罢,他把笔杆一扔,就投军去了(投笔从戎)。

当时汉朝执掌兵权的是窦融的侄子窦固。公元73年,窦固派班超为使者,带着随从和礼物去结交西域各国。

班超先到了鄯(shàn)善国。鄯善王虽然归附了匈奴,可匈奴还不断地向他们勒索财物。鄯善王心里很不高兴,但只好逆来顺受。班超到了之后,鄯善王热情接待。匈奴使者一到,他怕得罪匈奴,对班超又不那么热情了。

班超把三十六个随从召集在一起,请大家喝酒。大家正喝得高兴的时候,班超站起来说:“你们跟我千辛万苦来到西域,想的就是为国立功。没想到匈奴的使者一来,鄯善王就对咱们不热情了。要是他看咱们人数少,把咱们抓起来送给匈奴,咱们连尸骨都还不了乡了。怎么办呢?”大家说:“咱们想逃也逃不了啦。是死是活,全听您的!”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今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趁着黑夜去袭击匈奴使者住的帐篷。只要杀了匈奴使者,鄯善王就会归顺咱们汉朝。大丈夫立功就看这一次了!”

到了半夜,班超率领三十六个壮士,偷偷地摸到匈奴使者的帐篷外边,一口气杀了匈奴的使者和随从。

鄯善王听说匈奴的使者被杀了,急忙跑到班超的帐篷里,说今后一定听从汉天子的命令。班超好言好语安慰了他一番。鄯善王为了表示真心实意跟汉朝永远和好,就叫他的儿子跟着班超到洛阳去学习汉朝的文化。

班超回到洛阳,向窦固报告了结交鄯善的经过。窦固很高兴,向汉明帝奏明了班超的功劳。汉明帝又派班超再去结交于阗(tián),还让他多带些人马去。

班超带着原班人马,到了于阗。经过一番努力,于阗王表示:“愿听汉天子的吩咐。”还说愿意像鄯善王那样,把儿子送到洛阳去学习。

鄯善和于阗是西域的大国,他们归顺了汉朝,别的小国像龟(qiū)兹(cí)、疏勒等也就跟着归顺了。班超派人去向窦固报告,窦固让班超留在疏勒帮助西域各国抵抗匈奴。

公元75年(永平十八年),汉明帝得病死了,汉章帝刘炟(dá)继位。这一年,国内发生了大饥荒,有的大臣主张把班超他们撤回来。才十八岁的章帝没有主张,下了一道诏书,让驻扎在西域的兵马都撤回来。

班超挥泪离开疏勒,经过于阗。于阗王和大臣们拦住了班超,抱住他的马腿不放。班超只好暂时住下来,上书给汉章帝说:“西域各国受不了匈奴的欺负,他们把汉朝的天子当做靠山,如今天子叫我们回去,他们失去了依靠,只好再去投靠匈奴,再来侵扰中原。”

汉章帝看了班超的奏章,跟大臣们商议了一下,就收回成命,让班超继续留在西域。

投:扔。戎(rónɡ):指军队。这个典故是说:放下笔杆,参加军队。比喻弃文就武。现在多比喻有坚定的抱负,从军报效国家。也作“弃笔从戎”。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