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3日星期一
首页/成语大全/《毛遂自荐》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毛遂自荐》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毛遂自荐见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公元前257年(秦昭王五十七年),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派相国平原君赵胜出使楚国,要求楚考烈王与赵国联合起来共同抗击秦国。平原君决定从食客中挑选二十个智勇双全的人随同他前往楚国。挑出十九个人后,再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了。这时,有个名叫毛遂的食客,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听说您要带二十个人前往楚国,现在还...

毛遂自荐

见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公元前257年(秦昭王五十七年),秦国的军队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派相国平原君赵胜出使楚国,要求楚考烈王与赵国联合起来共同抗击秦国。

平原君决定从食客中挑选二十个智勇双全的人随同他前往楚国。挑出十九个人后,再也找不到合适的人选了。这时,有个名叫毛遂的食客,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听说您要带二十个人前往楚国,现在还差一个人,请您让我来凑个数吧。”平原君对毛遂不熟悉,问他说:“先生到我门下有多长时间了?”毛遂说:“已经三年了。”

平原君不信任地说:“一个有才能的人活在世上,好比一把锥子装进口袋,马上可以看到锥尖戳(chuō)破口袋钻出来。你来我的门下已经三年了,我还从来没有听见别人有称赞你的话。可见你一无所长,所以,你不适合去,还是请你留下吧!”

毛遂不服气地说:“今天,我就请您把我当作锥子放进口袋。如果早放进口袋,那么不仅是锥尖钻出口袋,恐怕整个锥子会像禾穗那样挺出来呢!”

平原君听了毛遂的回答,觉得他讲的有一定的道理,就同意毛遂随同前往楚国。

到了楚国之后,楚考烈王不愿得罪秦国,因此不愿出兵同赵国联合抗秦。平原君干着急,就是说服不了楚王。

毛遂见状,代表其他十九个人上台去见楚王。楚王听说毛遂是平原君门下的食客,也要跟自己对话,顿时怒气冲冲,要毛遂下台去。

毛遂按着宝剑走近楚王,对楚王大声说道:“大王所以敢当众斥责我,是因为楚国人多势众吧!但如今大王与我处于十步之内,楚国纵然强大,大王您也倚靠不上了,因为您的性命就掌握在我毛遂手里!”

楚王被毛遂的勇敢的举动吓呆了。接着,毛遂又向楚王分析说:“共同抗秦对赵、楚双方都有好处,道理是如此清楚、明白,没有任何理由反对。”

毛遂的一席话,终于说服了楚王。楚王当即决定和平原君歃血为盟,联合抗秦。

这个典故是说:毛遂自己推荐自己。比喻自告奋勇推荐自己。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