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7日星期二
首页/成语大全/《竭泽而渔》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竭泽而渔》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竭泽而渔见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义赏》。公元前632年(周襄王二十年),晋国为了援助宋国,和楚国在城濮(今山东省鄄城西南)打了一仗。当时,晋文公见楚军来势汹汹,就问计于他的舅父大臣狐偃说:“楚兵多,我兵少,这一仗该怎样打才能取胜呢?”狐偃回答说:“我听说善于打仗的人,不厌欺诈。你就用欺诈的办法就行了。”晋文公又去征求另一个大臣雍季的意见,并把狐偃兵不厌诈的...

竭泽而渔

见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义赏》。

公元前632年(周襄王二十年),晋国为了援助宋国,和楚国在城濮(今山东省鄄城西南)打了一仗。当时,晋文公见楚军来势汹汹,就问计于他的舅父大臣狐偃说:“楚兵多,我兵少,这一仗该怎样打才能取胜呢?”狐偃回答说:“我听说善于打仗的人,不厌欺诈。你就用欺诈的办法就行了。”晋文公又去征求另一个大臣雍季的意见,并把狐偃兵不厌诈的话也告诉了他。雍季不大赞成这样做,就打了个比喻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意思是说:把池塘里的水弄干了去捉鱼,还有捉不到的?但到明年就没鱼可捉了。把山上的树木烧光了再去打猎,还有打不到的?但明年就会没有野兽可打了。欺诈的办法虽然可以偶尔用一下,但以后就不能再用,这不是个长远之计啊!

当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晋文公只得采用了狐偃的计谋,假借遵守自己流亡时向楚庄王许下的“退避三舍”的诺言之名,连续三次后撤,以避其锋芒,为自己选择好了有利的时机和地形。而楚军呢?见晋军一退再退,误以为晋文公胆小怕事,不敢跟他交战,就紧逼不舍,结果晋军一反击,被晋军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楚国领兵大将成得臣也自杀而亡。

竭泽:把池水放干。渔:捉鱼,捕鱼。这个典故是说:排尽湖中或池中的水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和后果。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