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兵必败》的成语故事及典故寓意
骄兵必败
释 义
骄兵:恃强轻敌的军队。恃强轻敌的军队必定失败。
出 处
《汉书·魏相传》:“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说 明
也作“骄者必败”。
反义词:哀兵必胜。
典故之旅
公元前68年,汉宣帝派遣侍郎郑吉,校尉司马熹,将领一批免刑的罪犯在西北边境渠犁一带屯田,就地积聚军粮,准备攻打车师国。
到秋收时,郑吉与司马熹发动对车师的进攻,占领了交河城。车师王躲在北边石城中,未曾捉到。当时汉军的军粮快吃完了,郑吉决定罢兵,回到渠犁屯田。秋收完毕,又发兵攻车师王于石城。车师王听说汉军将到,往北逃走向匈奴求救。匈奴当时并未发兵,车师王只好投降了郑吉。
匈奴听说车师王投降于汉朝,于是发兵攻打车师。郑吉带兵北上迎战,匈奴败退。郑吉留下少量人马保卫车师王,自己领兵回到渠犁屯田。后来,匈奴派遣骑兵来攻击留守车师的汉兵,郑吉就将在渠犁的全部人马都调到车师。然而匈奴的援军源源不断开进到车师,汉兵抵挡不住了,困守于车师城中。郑吉派人向汉宣帝禀报,车师与渠犁相距一千余里,汉军人马无法兼顾,希望能早日增兵。
汉宣帝与后将军赵充国等商议,准备趁匈奴势力削弱的机会再给予致命的一击。丞相魏相不同意派兵攻击匈奴,他说近年来匈奴对汉朝颇为友善,没有进犯我国边境,为了车师去攻打匈奴是没有道理的。边境上的老百姓生活很困难,不能轻易打仗。就算打赢了匈奴,也会留下后患。如果依仗着自己国家大,人口多,一心想对外炫耀武力,那就是骄兵,而骄兵必败。
最后汉宣帝采纳了魏相的意见,取消了增兵车师的打算,而只派遣长罗侯常惠带领张掖、酒泉的骑兵开往车师北边千余里,显示汉军的威武。
匈奴得知后,引兵退去。郑吉便从车师回到渠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