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9日星期六
首页/成语大全/《身先士卒》的成语故事及典故寓意

《身先士卒》的成语故事及典故寓意

身先士卒释 义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出 处《史记·黥布列传》:“项王伐齐,身负板筑,以为士卒先,大王宜悉淮南之众,身自将之,为楚军前锋。”《资治通鉴·隋纪·炀帝大业九年》:“玄感每战,身先士卒,所向摧陷。”说 明近义词:一马当先、以身作则。反义词:瞠乎其后。典故之旅楚汉争夺天下时,项羽手下有一员悍将,名叫英布...

身先士卒

释 义

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出 处

《史记·黥布列传》:“项王伐齐,身负板筑,以为士卒先,大王宜悉淮南之众,身自将之,为楚军前锋。”

《资治通鉴·隋纪·炀帝大业九年》:“玄感每战,身先士卒,所向摧陷。”

说 明

近义词:一马当先、以身作则。反义词:瞠乎其后。

典故之旅

楚汉争夺天下时,项羽手下有一员悍将,名叫英布。此人绿林好汉出身,作战非常勇敢,经常以少胜多,出奇制胜。项羽对他也很看重,封其为淮南王。

那年刘邦乘虚攻入了项羽的老巢彭城,但他还没来得及得意一番,就被闻讯火速回救的项羽杀得落荒而逃。刘邦再次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实力不济,于是又想到挖项羽的墙角,便派随何前去游说英布。

随何来到英布的淮南,但一连三天英布都不出面。随何便对英布手下的太宰说:“大王不召见我,一定是以为楚国强大,汉国弱小,不值得一见。其实我正是为此而来的。请大王听我把话讲完,要是觉得对大王有益,那便皆大欢喜;要是认为我说错了,可以将我公开处死,以向项羽表明忠心。”

太宰把这话转告了英布,英布就让随何来见。随何见到英布开门见山道:“我奉汉王之命来拜见大王,我私下感到奇怪的是,大王为什么对楚国那么亲近?”

英布说:“我以臣子的身份听从他的号令。”

随何说:“那就奇怪了,大王和楚王都是诸侯,您为什么要以臣子的身份侍奉他?您一定是认为楚国强大,所以听命于他。可当初项王攻打齐国时,他亲自背负着筑墙的工具,身先士卒;大王应当出动淮南全部人马,亲自前去做楚军的前锋。可您只派了四千人去敷衍一下,这哪里是臣子的作为?汉王与楚王在彭城作战,大王也应该调动淮南所有的人马,渡过淮河,帮助楚王。可您拥有万人之众,却没有一个人渡过淮河,而是在一旁隔岸观火,这又哪里是臣子的模样?大王挂着归向楚国的空名,实际上却打着自己的算盘,我觉得这是十分危险的。大王不背弃楚国,是认为汉国弱小。楚国的军队即使强大,但背弃盟约而又杀害义帝,因此背负着不义的名声。楚王凭借着战争的胜利自认为强大,而汉王收拢诸侯之后,回师驻守城皋、荥阳,从蜀、汉运来粮食,深挖壕沟,高筑壁垒,分兵把守着边境要塞。楚国要想撤回军队,中间有梁国相隔,深入敌国八九百里,想打又打不赢,攻城又攻不下,老弱残兵辗转运粮千里之外。所以说楚国的军队是不足以依靠的。再说,即使楚军战胜了汉军,那么诸侯们自身危惧,必然要相互救援。一旦楚国强大,肯定会招来天下军队的攻击。所以说楚国比不上汉国是显而易见的。如今大王不和万无一失的汉国友好,却将自身托付于危在旦夕的楚国,我私下替您感到疑惑。我不认为淮南的军队足够用来灭亡楚国,但只要大王背弃楚国,楚王一定会被牵制。只要有几个月的时间,汉王夺取天下就万无一失了。我想大王如果带领自己的人马投奔汉王,汉王一定会分割土地封赐大王,何况这淮南,必定为大王所有啊。因此希望大王认真地考虑。”

英布原本就是见风使舵的角色,竟然被随何这番言语说动了,答应叛楚归汉。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