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师问罪》的成语故事及典故寓意
兴师问罪
释 义
师:军队。出兵讨伐有罪的人。
出 处
《史记·齐太公世家》:“桓公闻而怒,兴师往伐。”
说 明
近义词:大张挞伐、大动干戈。反义词:负荆请罪。
典故之旅
公元前657年,齐桓公有一天与夫人蔡姬乘船游玩。蔡姬熟悉水性,活泼好动,于是故意将船使劲摇晃。桓公是只旱鸭子,船剧烈颠簸吓得他脸色发白。他命令蔡姬立即停止胡闹,蔡姬玩兴正浓,根本听不进去。
下船之后桓公恼怒,把蔡姬送回娘家。其实桓公是要给她点颜色看看,并不准备断绝婚姻关系。偏偏蔡侯也十分生气,就把蔡姬另嫁给别人。桓公听到这个消息,怒不可遏,当即发兵讨伐蔡国。
小小的蔡国根本不是齐国的对手,自然一败涂地。但齐桓公为了这么件小事而兴师动众,也是非常没面子的事。对此管仲心知肚明,于是在打败蔡国之后紧接着攻打楚国。
楚成王仓促兴兵,责问道:“你们齐国为什么进入我的国土?”
管仲回答说:“过去召康公命令我国先君太公:‘五等诸侯,各地守官,你有权征伐,以辅佐周室。’赐给我先君征伐的权力。楚国应该进贡的包茅没有进献,使得天子祭祀用品不全,因此特来问罪。”
这样就巧妙地将齐桓公的过失掩盖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