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孤行》的成语故事及典故寓意
一意孤行
释 义
意:意见、想法;孤:一个人。原意为谢绝他人请托,按照自己的意见去处理事情。现指顽固按照自己的想法,独断独行,不采纳他人的意见。
出 处
《史记·酷吏列传》:“公聊相造请禹,禹终不报谢,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孤行一意而已。”
说 明
近义词:刚愎自用、固执己见。反义词:言听计从、从谏如流。
典故之旅
西汉时期,有个叫赵禹的人。他原是太尉周亚夫的属官,一个偶然的机会,汉武帝刘彻看到了他写的文章文笔犀利,寓意深刻,认为在当时很少有人及得上,非常欣赏,提拔他担任御史,后又升至太中大夫,与张汤一同负责制定国家法律。
当时国家的法律很不健全,一些官吏钻了空子,胡作非为、损公肥私,因此汉武帝要求用严密的法律条文来约束官吏。赵禹根据汉武帝的旨意,对原有的法律条文重新进行了补充和修订。
赵禹为人正直,严以律已,入朝为官后,便遣散了自己的门客。当时许多官员纷纷与赵禹套近乎,希望他能手下留情,把法律条文修订得有个回旋的余地,于是备上重礼,前来请他赴宴,赵禹从来不答应,更不回请。那些人大多是位高权重的大官,有人觉得赵禹这样做太不近人情了,赵禹说:“我就是要这样断绝好友或宾客的请托,才能独立地思考做出决定,处理事情,按自己的意志办事,而不受别人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