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古代对食物链的认识及应用》成语故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古代对食物链的认识及应用
螳螂在中国的成语中总是以不幸的形象出现,人们嘲笑“螳臂当车”的不自量力,更可怜那只死到临头尤不知的家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山木》:“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汉·韩婴《韩诗外传》:“螳螂方欲食蝉,而不知黄雀在后,举其颈欲啄而食之也。”西汉刘向撰《说苑》也有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要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本意是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后来比喻目光短浅,仅仅看见眼前的利益,而不知后患会随之而来。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这个成语其实反应了一条蝉——螳螂——黄雀的食物链。我国古代很早就对食物链有了认识,现代生物学的“food chain”概念最早就来源于中国古谚“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庄子评价这种现象说:“喻!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哭。”这正是对食物链的一种哲学概括。
考古发掘中也有关于食物链的生动刻画,如云南江川滇文化墓群中出土的战国青铜臂甲上线刻着大小动物17个,可分两组,第一组13只动物,有2只老虎,其中一只咬着野猪,另一只扑向双鹿;一只猿正在攀树逃避;此外还刻有甲虫、鱼、虾等小动物。第二组的画面上有两只雄鸡。一只啄着一条蜥蜴,而蜥蜴旁边的蛾和甲虫,则显然是蜥蜴的食物;另一只鸡则被一只野狸咬住。在第一组刻画中,反映了老虎、野猪和鹿构成的食物链。在第二组刻画中,表现了野狸吃鸡,鸡吃蜥蜴,蜥蜴吃小虫(蛾和甲虫)的食物链。
▲食物链
古人在生物界中还观察到许多食物链和“两类相召”的现象。《淮南子·说林训》中有“螣蛇游雾,而殆于鲫蛆”的记载。即是说,螣蛇虽有腾云驾雾的本领,但也要败于蜈蚣(鲫蛆)。在古代可能有一种能够制服蛇的大蜈蚣,见宋代陆佃《埤雅》卷十记载:“蜈蚣能制蛇,卒见大蛇,便缘而啖其脑。”古人不仅知道蜈蚣吃蛇,而且也知道蛇吃蛙。而蛙呢,又会吃蜈蚣。《关尹子》记载:“鲫蛆食蛇,蛇食蛙,蛙食鲫蛆,互相食也。”《埤雅》中也有类似记述:“鲫蛆搏蛇。旧说蟾蜍食鲫蛆,鲫蛆食蛇,蛇食蟾蜍,三物相制也。”这里蛙已被蟾蜍替代,但仍符合自然界的实际情况。可见,我国远在宋代之前,对蜈蚣、蛇、蛙三种在自然界里表现出来的互相竞争,互相制约的关系有深刻的了解。
另一方面,对于食物链的复杂性——一种生物可能为几种动物的食物,或者以几种动物为食也有着充分的认识。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到蛇,便列举了蛇所食的一系列动物和植物,而且也指出有一系列动物是以蛇为食物的:“鹤步则蛇出,鸡鸣则蛇结。鹳、鹤、鹰、鹃、鹜,皆鸟之食蛇者也;虎、猴、麂、麝、牛,皆兽之食蛇者也。蛇所食之虫,则蛙、鼠、燕、蝙蝠、鸟鹊;所食之草,则芹、茄、石南、茱萸、蛇栗等。”
受到自然界种种食物链的启发,历来以农业立国的中国人就充分运用了这个原理来进行禽、鱼类的饲养和治虫保障种植等,形形色色,丰富多彩。
早在汉代《家政法》中就有介绍人工生虫养鸡的方法:“养鸡法:二月,先耕一亩作田,林粥洒之,割生茅复上,自生白虫。便买黄雌鸡十只,雄一只,于地上作屋……”这种人工生虫养鸡的方法一直在民间留传,到明代《农政全书》中更有进一步发展。
在稻田养鱼,兼有除草、除虫和肥田的作用,唐·刘询的《岭表录异》中已有详细记述。稻田养鱼在西南少数民族中祖祖辈辈相传,历史甚久。四川彭山出土的陶制水田鱼池模型则形象地塑造这种食物链的关系。稻田养鱼及人工生虫等一直沿用至今。
▲青蛙
青蛙吃食水田多种害虫有利于水稻的生产,其起源甚早。西南少数民族出土的铜鼓上常有蛙形纹饰,是把蛙同水稻丰收联系起来。唐人诗:“田家无五行,水旱卜蛙声”说是“农人占其声之早晚大小,以卜丰歉”。宋代处州和杭州的一些州官都曾明令禁止捕食青蛙。
稻田养鸭在历史上作为抑制蝗虫、蜡蟆等害虫的有效措施。据记载,一只鸭的食蝗能力超过一个劳动力的捕蝗数,如果一夫“挑鸭一笼”则“可当四十夫”的效率。此外,还有利用蚂蚁治虫,保护柑橘生产等。至于南方的养鱼,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也说:“作羊圈于塘岸上、安羊,每天早扫其粪于塘中,以饲草鱼,而草鱼之粪又可以饲鳞鱼。”由此可见,古人在认识理解食物链的基础上,利用它创造了不小的价值成就。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一条一条的食物链错综复杂,构成了庞大的生态网络,继而支撑了整个生物圈,在其中遵守着大自然严酷的规律和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