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尔反尔》成语出处、故事、正反义词
出尔反尔
成语出处
《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成语解析
原意是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怎样对待你。尔:你;反:同“返”。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年邹国与鲁国发生了战争。邹国大败,死伤了不少将士。邹穆公很不高兴,问孟子道:“在这次战争中,我手下的官吏死了那么多,可是老百姓却一点儿都不同情他们,没一个人为他们去拼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杀而不去营救,可恨得很。你说这是为什么?”
孟子回答说:“记得有一年闹灾荒,年老体弱的百姓很多都饿死了,尸体满山遍野,年轻人纷纷逃往外地。而大王的粮仓还是满满的,管钱粮的官员故意不把这严重的灾情报告给您。他们高高在上,不关心百姓的死活,哪会开仓放粮救他们?”
孟子在回顾了这辛酸的往事后,接着说:“您记得孔子的弟子
曾子说过的话吗?他说:‘要警惕呀!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如今百姓这样对待那些死去的官兵,也就不奇怪啊!”邹穆公听了他的话,恍然大悟。
快乐学习屋
出尔反尔:现形容一个人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
例句: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们不能做出尔反尔的事。
近义词:反复无常、翻云覆雨
反义词:说一不二、言行一致、一言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