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成语出处、故事、正反义词
掩耳盗铃
成语出处
《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成语解析
原意为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掩:遮蔽,遮盖;盗:偷。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有个人跑到别人家里想偷点东西。这个小偷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心里可高兴了,用手摸摸这钟,不住地赞叹道:“多么精美的大钟啊!要是能把它搬回去,那就太好了。”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他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哐”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小偷发慌了,心想:这下糟了,这钟声不就等于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急得围着那口大钟团团转,嘴不停地唠叨:“怎么办?怎么办?”突然,他灵机一动:我把耳朵堵上不就没声音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
于是,他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又一下,响亮的钟声传到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都跑了过来,只见那个小偷还在拼命地砸着那口钟,于是当场捉住并送进了官府。
快乐学习屋
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例句:你这种愚蠢的做法无疑是掩耳盗铃。
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反义词:开诚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