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星期五
首页/成语大全/“巧”和“拙”究竟哪个好《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故事讲解

“巧”和“拙”究竟哪个好《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故事讲解

“巧”和“拙”究竟哪个好成语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解释 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表面好像笨拙。真正有口才的表面好像嘴笨。善辩者发言持重不露锋芒。出处 《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巧”和“拙”究竟哪个好?一般人都喜欢乖巧、灵巧,还有巧夺天工的艺术品,以及那些十分讨巧的人与事,很少有人喜欢拙。但是巧得花样太多,心机太深就不好了,比如巧诈...

“巧”和“拙”究竟哪个好

成语 大巧若拙 大辩若讷

解释 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表面好像笨拙。真正有口才的表面好像嘴笨。善辩者发言持重不露锋芒。

出处 《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巧”和“拙”究竟哪个好?一般人都喜欢乖巧、灵巧,还有巧夺天工的艺术品,以及那些十分讨巧的人与事,很少有人喜欢拙。

但是巧得花样太多,心机太深就不好了,比如巧诈、巧谲、巧媚,乃至巧言令色、巧立名目,甚至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不惜采取巧取豪夺,那就得另当别论了。这样的“巧”,不但不能让人喜欢,反而让人感到有些可怕。所以说,故弄玄虚的“巧”,还不如实实在在的“拙”好些。

因为“拙”显得实在、本分,让我们能回归真实可亲的大自然,就像“稚拙”,是用贴近孩子的语言讲述那些带有稚嫩气的故事。比如,《傻熊多多》《猪八戒吃西瓜》,都是表现一种憨厚、笨拙、带有天真闲趣的生命形态,让孩子们从小就喜欢憨实可爱的熊与猪等卡通人物形象。

巧与拙,互为反义,用来形容事物的正反两面。古代先哲老子为何大力提倡“大巧若拙”,把两个相反意思的词放在一起呢?因为真正聪明的人不愿显露自己,也不喜欢炫耀自己,表面看上去好像很笨拙,其实是一种外拙内秀,不露声色。《道德经》里还说:“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说明宇宙万物中,凡是完美圆满的东西,都存在一些缺陷,若是真正圆满无缺了,就会溢出,如同瀑布一样从山上流下来。

《韩非子》中有“巧诈不如拙诚”。意思是,一个人若能保持心诚、身拙,往往比为人灵巧、甚至有些诈巧更重要,更招人喜欢。这就是“取巧”不如“养拙”之意。郑板桥一生追崇“难得糊涂”,说穿了也是这个意思,生活小节上有些糊涂,就不会给人留下巧谲的印象。曾国藩到了晚年,特意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求阙斋”(阙,古代作“缺少”解),企求有一些缺陷,不能把自己搞得太圆满了。陶渊明当年曾夸口“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是人生处世的“大巧若拙”,是中国人的一种生存智慧。

何谓“大辩若讷”?真正会讲话的人,看上去笨嘴笨舌的,甚至有些口讷(有话难以说出来)。历史上的成功人物有不少都是如此。北宋时,南唐李后主派徐铉出使北宋。赵匡胤听说这位宰相学问很好,便从卫士中物色一位担任接待大员。徐铉到后,才华显露,高谈阔论,可是这位接待员哼哼哈哈不言不问。徐铉心想,这位官员不置可否,高深莫测,想不到北宋有学问的人这么多。这是赵匡胤的高明处,对付满满腹经纶的来使,什么都不吭声。才是巧用“大辩若讷”之策。

凡是遇到事情,我们不想耍弄一些巧妙手段,将事情弄坏了,更不愿意画蛇添足,弄巧成拙,最后收不了场。但是中国人懂得大巧若拙,认为“拙”中包含着巧,要想得巧,可先从“拙”处着手,下一番苦功,开辟新的天地,“弄巧成拙”竟能成为艺术界的神来之笔。

中国诗画中,对枯藤、残荷、老木、顽石等反映“粗拙”之意的元素,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书画家在枯木寒鸦、荒山瘦水中,追求生命的韵味,喜欢在枯笔焦墨中,渲染“干裂秋风”式的境界。柳永的“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搂”,写游子登楼所见,流淌着萧瑟、峻肃的悲秋气韵;陆游的“野水枫林久寄家,惯将枯淡作生涯”,饱含一种壮志难酬、怅然寄家的无奈;白朴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让寂寞秋景顿生生气。这就借“拙”之美,进入枯淡古拙之境,给人带来不寻常的精神体验。

可是西方有些学者将中国园林称为“一些稀奇古怪胡乱堆积起来的破石头”。外国人参不透这个道理,讥笑中国园林里摆些乱七八糟的石头,那是不懂“大巧若拙”是最高的巧,是返璞归真,是回归自然。这里的“拙”是夺天之巧,是大巧,从审美角度看,是对巧的超越。

欧阳修在《卖油翁》中讲了一个“熟能生巧,勤能补拙”的故事:古人陈康肃善于射箭,一天,他在自家园里射箭,有个卖油老汉很有兴趣在旁观看。陈康肃问他:“你懂得射箭吗?”老汉说:“没什么难,只不过手熟罢了。”陈很气愤:“你怎么如此贬低我的射技?”老汉说:“从我倒油的技巧中,得出的这个道理。”说罢他拿出一个葫芦,摸出一枚铜钱,放在葫芦嘴上,然后慢慢用勺子舀出油往葫芦里倒。只见油像一条细线从铜钱孔中流入葫芦,那枚铜钱却没沾上一点油痕。倒完,老汉直起身子说:“我没啥本事,不过手熟罢了。”

清末洋务运动时,原以为斗不过人家是因为没有坚船利炮,如果我们船坚炮利就能打胜仗。甲午海战开战前,我们的军舰比日本多,舰上火炮的口径也比日本的大,谁知一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而日本军舰一艘都没有被打沉,这是为什么?战前日本人通过观察得到一个结论:只凭一个细节就知道中国军队将被打败。不打仗时,中国军舰上挂着汗衫、裤衩,炮膛里面都生锈了。不掌握军事管理体制,缺乏严明管理制度,军队无备战意识。平时不在“拙处”下苦功,战时怎能打胜仗?

古人说得好:“养成大拙方为巧,学到愚时才是贤。”现在有些人不注意在“拙处”花工夫,热衷于如何取巧,如何走捷径,少花点力气。学子不用心苦读,怎能高考录取?军队不能刻苦训练,怎能沙场取胜?科学家经过千百次实验,才能有所发明;工程师绘图设计,要不厌其烦修改,才会有精美之作。凡事须反复实践,世上没有一步登天的好事。

有些人热衷于求全求满,想永远保住已经拥有的一切,财富如此,权力也是一样,属于自己的,永远不能改动。这就违背了自然规律,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世上没有一成不变和十全十美的东西,更不能靠投“机”,而能取“巧”的,这些粗浅易懂的道理,我们应该明白的。

通过对社会与人生的观察,细细剖析“巧”与“拙”在周围事物中的种种迹象,只有把看似矛盾的这两种对立行为融合,方能领悟“大巧若拙”的真谛。在“巧”与“拙”的探索过程中,各人所持目的与态度不同,表现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有时候,它能反映一种避祸求安的心态,有时能表现为追求完美人格的心理活动,但有时候,却是用曲折隐晦方式实现人生目标的心路。可见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求拙与守拙也是一种智慧,而且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智慧。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