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7日星期二
首页/成语大全/北宋改革派领军人物的功过成败《高处不胜寒·浮云蔽日》故事讲解

北宋改革派领军人物的功过成败《高处不胜寒·浮云蔽日》故事讲解

北宋改革派领军人物的功过成败成语 高处不胜寒 浮云蔽日解释 前者是说站在高处经不起风寒,比喻一个人身居高位时,感到孤单寂寞。后者是说浮云遮住太阳,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或高位者。出处 宋·苏轼《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汉·陆贾《新语·慎微》:“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苏东坡在他的《水调歌头》中有句名言,“高处不胜寒”,...

北宋改革派领军人物的功过成败

成语 高处不胜寒 浮云蔽日

解释 前者是说站在高处经不起风寒,比喻一个人身居高位时,感到孤单寂寞。后者是说浮云遮住太阳,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或高位者。

出处 宋·苏轼《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汉·陆贾《新语·慎微》:“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苏东坡在他的《水调歌头》中有句名言,“高处不胜寒”,它作为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人在高位时,承受不住高处风寒,感到孤独与寂寞,不经意间会被人从高位上拉下来。成语“浮云蔽日”,是说浮云遮住太阳,比喻位高权重的人易被奸佞之徒蒙蔽。现在网络用语,将“浮云”比作看得见得不到,或虚无缥缈不值一提的事物,这与原来含义迥然不同。

北宋时,与苏东坡同为文坛领袖的王安石,为了富国强兵,向朝廷呼吁:“天命不足畏(惧怕),人言不足恤(忧虑),祖宗不足法(效法)”。正是这“三不足”的豪言壮语,宋神宗认准了他,让他主刀变法。他成为革新派领军人物。从此在他名字后面,总跟着“变法”二字。由于深受宋神宗赏识,王安石身居高位,一言九鼎,周围的人向他仰视,纷纷投来惊羡的目光。他难免有些趾高气扬了,不禁想起早年自己登上杭州灵隐时的情景。

当年。王安石站在灵隐飞来峰顶,浮云遮不住他的视野,他放眼往远处眺望,留下诗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充分体现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此时的王安石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毫不惧怕浮云能阻挡双眼,后来,这句“不畏浮云”诗句如同签语般一直跟随着他,应验了他的坎坷一生和多舛的官运。

他两度当上宰相,但又两次从相位上被人撵了下来,成了一个悲剧人物。身居高位时,他孤独、寂寞,被贬后又是那么无奈、潦倒。想起高位时受蒙蔽,他感到悔恨,可见要达到“不畏浮云”是多么艰难啊。

“保守派”领军人物司马光,比王安石大三岁,他们俩同是欧阳修的学生,年轻时相互敬重,是一对志趣相投的朋友。只因“变法”号角吹响后,两人轮流做宰相,轮流把持朝政。朋友间的裂痕,起因于政见不同,认为对方执政方针谬误不堪,觉得自己比对方高明。昔日的一对至交好友,开始时唇枪舌剑,继而大张挞伐,最后到了势不两立,成为政敌,这对故友成了水火不相容的对立派领军人物。

古人常把“浮云”比喻为小人与奸佞之徒蒙蔽君主,对王安石而言,最可怕的莫甚于“浮云遮眼”了。他没想到,在他实施变法时,自己还是被浮云遮住了双眼。他最重要的助手吕惠卿、章惇、蔡京等人,尽是些奸佞之徒声名狼藉之辈。朝野对吕惠卿的为人早就有非议,说他是见利忘义之徒,司马光说他“险巧”,吕公著说他“奸邪”,连王安石弟弟王安国也说他是个“佞人”。可是王安石听不进劝告,还将吕惠卿当作爱徒,引为心腹。吕惠卿处处迎合王安石,只不过将他当作自己往上爬的阶石。

阶石一旦成了累赘,就会被踢开。等吕惠卿爬上高位,权力与王安石相当时,便将暗中收藏的“黑材料”抛出,把王从相位上扒了下来,自己却爬上相位。王安石陷于变法失败、众叛亲离和骂声不绝的困境,最后丢了相印,回家务农,这才体会到遭人暗算,受“浮云”蒙蔽的厉害。此时,哪里还有当年“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豪迈气概?留下的只是“高处不胜寒”的辛酸与无奈。

刚入仕途就陷入新旧党争的苏轼,与王安石政见不同,两人不幸成为政敌。身居相位时的王安石还是惜才,他曾劝说神宗:“圣朝不宜诛名士”,神宗这才从轻发落。将苏轼贬到了人烟稀少的海南。

一晃间,十多年过去了。王安石度尽劫波,归隐于江宁(现南京)故居。恰逢苏轼流放途中,路经江宁,决意去拜会早已被罢官的王安石。两位文坛巨人毕竟远离了政治旋涡,如今能相逢一笑,可泯去昔日恩仇。

那一天,听说苏轼来访,老态龙钟的王安石大清早就从住处乌衣巷出来,穿着旧蓑衣,骑着一头瘦毛驴,一路蹒跚地来到江边,迎接这位不同寻常的不速之客。苏轼见王安石病容满面,牵着瘦驴走来,不禁唏嘘不已:昔日叱咤风云的老宰相竟有如此变化!

一位是历尽磨难被贬数年的旧党中坚,一位是横遭唾骂困苦潦倒的新党首领,免不了谈起朝廷变故。王安石不无忧虑地叮嘱他的苏老弟:“此话出自老夫之口,入子瞻之耳,切莫再与他人提起。” 苏轼听了,心里一震。这哪里是从前那位顶天立地雷厉风行的领军人物?那个“不畏浮云遮望眼”曾经显赫一时的王安石如今又在哪儿?

元祐元年,66 岁的王安石积郁成疾,背上疮毒发作,离开了人世。司马光闻讯后,叹息不已,他预感王安石身后会遭受世俗鄙薄和小人凌辱,便抱病作书,为王安石正名。

王安石死了,这个王朝再也没有改革支柱,他被标上“变乱法度,祸国殃民”的罪名,骂声不绝,永世不得翻身。王安石死后数十年,宋高宗赵构为了开脱“靖康耻”的罪责,把徽钦二帝亡国责任全部推给了王安石,还指派文人编写《宋史》,将他诬写成北宋亡国的最大元凶。

浮云蔽日,终究要散去,历史长河,流经宋代划下一个旋涡,又奔流而去。到20 世纪初,变法领袖梁启超大力赞扬王安石。后有俄国领袖列宁,称赞王安石为“中国十一世纪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一生功过,众说纷纭,王安石变法失败原因很多。唯有他身居高位,被浮云遮了眼,轻信奸佞小人,导致众叛亲离,这才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原因。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