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星期五
首页/成语大全/创新精神是我们民族发展原动力《耳提面命·洗耳恭听》故事讲解

创新精神是我们民族发展原动力《耳提面命·洗耳恭听》故事讲解

创新精神是我们民族发展原动力成语 耳提面命 洗耳恭听解释 前者指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后者指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出处 《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自古以来,我国的教育方式偏重于“应试教育”,学生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考试成绩将决定考生能否被录取,能否...

创新精神是我们民族发展原动力

成语 耳提面命 洗耳恭听

解释 前者指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后者指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

出处 《诗经·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自古以来,我国的教育方式偏重于“应试教育”,学生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考试成绩将决定考生能否被录取,能否继续深造,或出人头地。在传授形式上,古人给我们留下了“耳提面命、洗耳恭听”这两条与传授学业有关的成语。

古时认为,“耳提面命”是师尊长辈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教师能面对面讲给学生听,还要提着耳朵,苦口婆心地施教,这样才显得有耐心,也很恳切。只有通过先生的谆谆告诫,才能让年轻人有出息,可以造就成才,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孺子可教”了。

于是,通过千百年的传承,“耳提面命”已成了家喻户晓的褒义词。有些词典还怕被人误解,特地在这条词语下方写道:“不能将耳提面命这条词语误当作贬义词,不能将它与指手画脚、耳边训斥、絮絮叨叨等,混为一谈。”这样一来,更让人坚信不疑了。

当然,受教育的孩童,也很专注地配合教师用心听讲,他们能够洗净耳朵,恭恭敬敬地坐在那里,专心听老师的教诲,所谓“洗耳恭听”,尤能备受赞许。

孩子们渐渐长大了,他们总忘不了童年时俯首恭听教诲的每一个白天与夜晚,也忘不了耳提面命、谆谆告诫他们的每一位恩师,更忘不了《诗经》里早就有的、能朗朗上口的诗句,“匪面命之,言提其耳”。这些,都已成为每个中国人童年时的美好回忆。

清代末年,曾国藩在为他父母改葬时,曾经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写下一篇《台州墓表》,上面载有:“我从八岁起就跟着父亲在家塾读书,早晚讲授,耳提面命,不明白处再教,直至三遍不息。”

正因为如此,善于耳提面命的私塾老师,课堂上大声念着千年相传的经典课文,孩子们摇头晃脑地跟着念,慢慢地练就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方式,长大了,也就习惯于俯首帖耳听命于尊者与长者的话。

世上有一种文化,就有一种文化的传承法则。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道”,是中国文化之根,是我们民族认识自然时常用的一个词。有句话叫“天不变,道也不变”,“道”的本质是探索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这句话充分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继承,而不是创新。

我们应该记得“墨守成规”这个成语。战国时,鲁班为楚国制造云梯,准备用来攻打宋城。墨子得到消息,急忙赶去劝阻。他们俩找了个地方,比赛攻城,看谁能取胜。待鲁班攻城器械使尽时,墨子的守城计策还绰绰有余。墨子善守规则,世人便称之为“墨”守成规。当然,这个守已不是指守城,而是指守旧。

提到墨守成规,自然让我们想起清初文坛曾出现的两位杰出的人才。一位是《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另一位是《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他们都是文坛翘楚,也都是敢于超越常规,对循规蹈矩的科举弊端无情鞭笞的人。他们强调的是创新,而不仅仅是继承。

蒲松龄做了半个多世纪的秀才。他一生有“三苦”:生活贫苦;科举失利痛苦;创作《聊斋志异》艰苦。秀才是最辛苦的学子,当秀才得应付考试,考试失利,精神自然蒙受痛苦。蒲松龄被科举害得很深,从十六岁到七十岁,久经考场,屡战屡败,科举要考八股文,要揣摩圣贤语气,继而要代圣贤立言,写多少字,分哪些段,不可逾越一步。

蒲松龄48 岁那年参加考试,拿到考题一看,很对自己口味,于是信手写来,滔滔不绝。第一页写完,飞快一翻,不慎写到第三页上。他回头一看,顿时天塌地陷。原来“闱中越幅”,是违犯科举书写规则的大不敬。“越幅”不仅要取消资格,还得张榜公布。因“越幅”被黜,蒲松龄当时是什么感受?正如他说的:“觉千瓢冷汗沾衣,一缕魂飞出舍。”

再说吴敬梓,从小父母早亡,横遭族人欺凌。当他看清趋炎附势营私舞弊的官场,便彻底放弃了科举。他毅然跳出学子俯首帖耳的怪圈,拿起辛辣的笔,刻画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从那“一进贡院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的周进;还有高喊“我中了”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的范进;以及那个“伸出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的严监生。为我们塑造了那么多生机盎然、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

假如蒲松龄与吴敬梓一生恪守幼时受“耳提面命”灌输的清规戒律,处处循规蹈矩,俯首帖耳,他们的一生无非就是碌碌无为,终老一生,一般凡夫俗子的翻版,他们不可能成为一代文化巨匠!世上就不会有纵览世情百态,被誉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蒲松龄,也不会有另辟蹊径写出顶峰之作,成为中国第一位讽刺大师的吴敬梓。

几千年的“天不变,道亦不变”思想理念,使得国人从小养成非礼莫视非礼莫听,以及俯首帖耳、言听计从的习惯。因循守旧、投鼠忌器成了人们言行的规范。正是老祖宗传下的这种教育方法和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严重阻碍了我们民族创造力的发展,忽视创造思维会带来无限的活力。

对墨守成规的臣服,对尊者的俯首帖耳,造就了中国人安于现状的秉性。就是到了今天,不少教师仍习惯于在课堂上填鸭式教学,孩子们从小学到大学,不断潜移默化,在从众心理影响下,个个习惯于言提其耳、耳提面命、口耳相传、洗耳恭听这一中国式的传统教学方法。

我们的先人创造了璀璨的古代文明,泽润着我们这些后代子孙。但是这一丰碑,也会成为我们肩上的包袱。泱泱大国五千年,留下了浩瀚史籍、祖宗法度,中庸之道,这些不应成为羁绊创新思维的包袱。疏于创造,忘记变革,不愿做“出头鸟”,这些将会压制拔尖人才的茁壮成长。

在中国,大师与匠人的悬殊为何这么大?这是因为,有“技”而无“道”者,只能算是匠人,不能称为大师;有了技,还得有“道”,才能真正称得上大师。清末吴、蒲两位文坛巨匠,可称得上大师,是因为他们不拘于墨守成规,敢于创新,有技更有“道”,才能取得丰富硕果。

传统是历史在现实的沉积,创造应博采各家之长。一切创造,源于问题的发现,提问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开始。今天的教育体制影响了孩子的创造力,养成了在教师划定的条条框框内运作,不越雷池半步去进行创新。中国孩子创造力一般较低,是因为学习负担太重,题海战术不可能培养创造力。要激发学生自主参与,运用直觉、灵感、想象等思维模式,触发新思想的产生,这恐怕是耳提面命教育方式不能胜任的。

创新精神勇于抛弃旧思想,求取新思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教师要鼓励学生,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敢于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勇于创新。我国的教育方式,应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这样才能激发我们民族的创新能力。

创新精神是我们民族发展的动力源,只有创新,才能在未来发展中,开辟中华民族新天地,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赢得世界的瞩目。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