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星期五
首页/成语大全/从“庖丁解牛”看中国人心中的“道”《道不同·不相为谋》故事讲解

从“庖丁解牛”看中国人心中的“道”《道不同·不相为谋》故事讲解

从“庖丁解牛”看中国人心中的“道”成语 道不同 不相为谋解释 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或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出处 孔子·《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庖丁解牛”,说的是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故事。他在宰牛时,手接触处、肩靠着处以及脚踩着处,都发出有节奏的皮骨相离声,这声音还合乎音律。梁惠王看呆了,惊讶地问:“你的技术...

从“庖丁解牛”看中国人心中的“道”

成语 道不同 不相为谋

解释 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或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出处 孔子·《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庖丁解牛”,说的是一个名叫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故事。他在宰牛时,手接触处、肩靠着处以及脚踩着处,都发出有节奏的皮骨相离声,这声音还合乎音律。梁惠王看呆了,惊讶地问:“你的技术怎会如此高明?”

庖丁回答说:“我探究的是自然规律。当初我宰牛时,看见的是整头牛,三年之后,能见到牛的肌理筋骨,现在宰牛时用意念接触牛身,顺着牛的骨节空穴处使刀,不必用眼睛去看。我这把刀用了十九年,宰牛数千头,刀口还像刚磨出来一样,只要刀子轻轻一动,骨肉立马分离,就像一堆泥土般散落在地。”

这就叫“庖丁解牛,目无全牛”,如同成语“文同画竹,胸有成竹”一样。北宋时,有个名叫文同的画家,是画竹子的高手。文同为了画好竹,不管春夏秋冬,也不管刮风下雨,他不断在竹林里细微观察竹子形状有何变化,不同竹子又有哪些不同,渐渐得其神韵,进入化境,画竹时挥洒自如,别人称赞说:“文同画竹,胸有成竹。”

解牛与画竹一个道理,解牛时刀在先,画竹时笔在先,无论刀或笔都得之于心,应之于手,左右逢源,才能游刃有余。革命前辈谢觉哉说得好:“我们称赞一个人会办事,常说目无全牛,说他碰到一件事,能分析事情来龙去脉,做到胸有成竹,然后决定从何处下手。”

庖丁解牛的故事为我们提出从“技”到“道”的三层意思。第一层是生活中的技能,一个好屠夫能达到的境界是成功宰牛,满足人们的口食之欲。第二层类似于艺术品的审美价值,庖丁宰牛的动作富有美感和节奏感,像是在奏乐,给人带来精神快乐。第三层是达到哲理(也就是“道”)的境界,庖丁在解牛时臻此高境,是符合“道”所遵循的自然法则。此时,他的视觉感知虽被阻挡,但他的精神意愿仍在活动,心神发挥作用,只要刀轻轻一动,牛的骨肉立马分离,像一堆泥土散落在地,技能最高境界应该是这样。此时的庖丁就像登山运动员到达一定高度后,只能步履艰辛一步步往上攀登,那时的高度已不允许他的浮躁、退却和气馁。高空的空气稀薄近于危险,只有超越被自己攀上的那个高度,才能迎来畅笑、欢乐和精神上的满足。

庄子写这篇短文,是想阐明“技与道”的关系。清代人魏源也说过类似于“技进乎道”的话,他的意思是,当技能达到巅峰后,再进一步往前走,所有感官知觉暂时被屏除了,只有精神还在活动。这时便接触到了“道”,这个道,就是天地间的规律。任何一个人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就能目无全牛,眼中没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结构,这才是由技入“道”被人欣赏的缘故。

中国人对于“道”是情有独钟的,而且“道”遍及人生的方方面面,“道”最初意思是道路,后来引申为做事的方法、途径、境界、原理和终极原则,几乎到处都有“道”的存在,朋友之道是真诚,夫妻之道是包容,父子之道是孝敬,母女之道是倾听,同事之道是和睦,中国人的为人之道是宽容,讲仁义,“道”是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

“道”的概念是老子第一个提出来的,老子一生研究“道”,他讲了那么多的“无为、无往、无相、无体、无有”……只不过想让人懂得,“道”不是口头上的空谈,也不是以自己的心境、意愿或神思,去改变自然界的运行与变化。尽管《道德经》千字万言,道之本,仍在“自然”二字。鲁迅先生说过,“中国文化的根底大抵在道家”。既然如此,问题又出来了,人与人之间“道”若不同,那该怎么办呢?

答案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处处碰壁,在冉求帮助下,重新回到鲁国。主事的季康子嫌他太老,没有重用他。他认为不是自己太老,而是与季康子“道不同,不相为谋”,意思是,走在不同道路上的两个人,不能一起谋划。诗人但丁也有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中国历史上也有这样的事例。东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管宁对金子视如瓦片,而华歆拾起金子,视为至宝;两人同席读书,偶遇显贵乘车路过,管宁视而不见,而华歆却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志同道合,于是割席分坐,再也不以华歆为友了。

既然朋友或同事之间要真诚,要和睦,那么两个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为什么就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无法在一起共事呢?在当下,一个部门或一个单位,人与人之间往往因为信念、生活原则和追求有分歧,也就是“道”不同,难以形成“相为谋”的语言环境,就无法互相尊重,理解对方吗?不同观点的人,为避开与对方接触,不想发生冲突,于是退避三舍,敬而远之,这就是现代人的“道不同不相为谋”。

当今网络时代,在一个个朋友圈的网络空间内,如果你听到的都是与你意见相同的回答,你会认为自己的看法代表主流,从而扭曲你对社会共识的认识,这样就产生“回音室效应”。是说在微信或谷歌网内这样的环境中,只有符合自己偏好的信息才被转载、被放大、被重复,还会以夸张手法不断重复,使得朋友圈内处在同一封闭环境中的人,认为这些被夸张或被扭曲的故事,才是真正发生的事实。

我们原来就有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加剧了这种“回音室效应”。现在,人们总喜欢加入与自己观点相同的朋友圈,因为志趣相投,相处愉快,也因为在这样的人群中讨论问题,如同酒逢知己,十分倾心。如果人们只是热衷于局限在回音室中,整天只是与想法一致的人“相为谋”,并且用自己观点在朋友圈里说一些自己爱听的信息,至于回音室外面有什么不同意见或观点,都觉得无关紧要的,长此以往,你的见解越发孤陋寡闻,甚至变得肤浅不堪了。

旧式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已经过去了,新的传媒手段又为“道不同,不相为谋”提供新的温床。个人偏好与个人选择,是形成回音室的最大动力,在一个狭小网络空间里,某条信息被不断重复,无论该信息是真是伪,在这个网络空间里的每一个人,都会相信此信息为真,而该网络外的任何信息,很难在这个网络空间传播,人的认知遇到很大麻烦,这真是科技越发达,“较真”反而变成一件奢侈的事情。

新的“道不同,不相为谋”,渐渐把你置身于一个封闭的回音室中,我们怎样避免活在“回音室”里?又如何摆脱封闭在回音室里呢?你既然选择了不看不喜欢的信息或话题,你的偏好,会使你越来越看不到相异的观点,你可以排斥别人对你质疑或批评,也可以在真伪面前保持沉默,但是别忘了,继续这样下去,会让你越发变得孤陋寡闻、肤浅不堪了。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