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星期五
首页/成语大全/从事物自身迹象化解矛盾《扬汤止沸·釜底抽薪》故事讲解

从事物自身迹象化解矛盾《扬汤止沸·釜底抽薪》故事讲解

从事物自身迹象化解矛盾成语 扬汤止沸 釜底抽薪解释 前者指把沸水舀起再倒回锅里使它不沸腾。比喻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后者指从锅底抽掉柴火,根本解决问题。出处 《三国志·魏书·刘廙传》:“扬汤止沸,使不焦烂。”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扬汤止沸”,是把锅里煮沸的汤水舀起来,凉后再倒回去,使汤不再沸腾。这种方法一直被认为是不彻底的,不能解决...

从事物自身迹象化解矛盾

成语 扬汤止沸 釜底抽薪

解释 前者指把沸水舀起再倒回锅里使它不沸腾。比喻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后者指从锅底抽掉柴火,根本解决问题。

出处 《三国志·魏书·刘廙传》:“扬汤止沸,使不焦烂。”汉·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扬汤止沸”,是把锅里煮沸的汤水舀起来,凉后再倒回去,使汤不再沸腾。这种方法一直被认为是不彻底的,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在很多场合,靠直觉思维从事物迹象中化解矛盾,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要搞清楚“扬汤止沸”真正的含义,还得从战国时的《鹖冠子》故事着手。

一天,魏文王问神医扁鹊,你们兄弟三人,哪一个医术最高?扁鹊回答说:“大哥最好,二哥稍逊,本人最差。”魏文王不解,又问:“为什么你的名声广为传颂呢?”扁鹊回答说:“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未发前,一般人不清楚他能在发病前铲除病根,所以他的名气不大。二哥治病于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在乡间传扬。而我治病是在病情严重时,大家还以为我医术高明。”

扁鹊用自谦的口吻,阐述了一个“良医”治病的道理。他大哥用的是“灭火去薪”法,在病未发前,设法铲除病根;而扁鹊用的是“扬汤止沸”法,在病情严重时,根据病状显示的病理下药,使其痊愈。

在我们生活中,想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时,可采用以下三种办法:一为,“灭火去薪”,也就是“釜底抽薪”,找出矛盾根由,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二为,“扬汤止沸”,直接从事物显露的迹象去化解矛盾;三为,上述两者皆用,既用“釜底抽薪”又辅之以“扬汤止沸”,两种方法,双管齐下。

这里的“止沸”是我们的目的,“去薪”和“扬汤”都是我们用的手段。究竟哪种方法好?先看具体实例中,“釜底抽薪”是怎样运用的。

春秋时,齐景公喜欢穿紫色衣服,宫人纷纷效仿,紫衣成为时尚,很快传到民间。于是紫色布价飞涨,紫衣成了奢侈消费。齐景公深以为忧,禁止百姓穿紫衣,违者重罚。一年下来,处罚的不少,穿紫衣的风气仍不见扭转,齐景公只得向大臣晏婴求教。

晏婴说:“大王喜欢穿紫色衣,上行下仿,这怎能制得住?如果今日起,大王不穿紫衣,并厌恶那些穿紫衣的人,这样不用制止,穿紫衣的人就会越来越少。”

第二天上朝,齐景公换上素色衣服,对群臣说:“我现在讨厌穿紫色衣。”于是,大臣不再穿紫衣了,没隔多久,齐国已找不到一个穿紫衣的人。晏婴的方法就是“釜底抽薪”,找到根源对症下药,就能事半功倍。

很多人对“扬汤止沸”这种方法不感兴趣,认为它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但我们不能局限于单一思维模式,有时候,依靠直觉思维,能从事物本身显露出来的迹象,用它直接化解矛盾。

清同治年间,闽浙总督左宗棠刚从太平军手里收复杭州,胡雪岩就去巴结他,想找个靠山。但左宗棠因为屡屡收到状告胡雪岩的禀帖,决定严办这个临阵脱逃的四品道员。

这天,胡雪岩特意前来拜见左宗棠,左对他极为鄙视,冷嘲热讽地说:“你原是钱庄的一个小伙计,全靠着巡抚王有龄提拔之力,让你发迹得这么快! 如今王大人已马革裹尸,惨死在杭州城楼,而你却逃脱在外,今日安然无恙站在这里!”

听了这话,胡雪岩的心快提到了嗓子眼。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是束手待擒,听从严办;二是辨明事由,争取化解。胡雪岩心里很清楚,赠金送美贿赂之伎俩,对于兵部尚书兼闽浙总督的左宗棠来说,几乎不起作用。胡雪岩也很清楚,现在让左宗棠最头疼的,是军粮奇缺。

聪明的胡雪岩意识到直接从这儿着手,对症下药,来个“扬汤止沸”,或能让这位总督大人改变态度。他用恭顺委婉的口气告诉左宗棠,他在太平军攻城前离开杭州,是奉了巡抚王有龄之命,外出筹粮抗敌。如今王巡抚已殉国,我筹集到的十万石粮米,就停在杭州城外。他愿意将粮草送给左大人,充当急用的军粮。左宗棠听到胡送来了十万石粮米,转怒为喜,立刻吩咐下属摆上酒饭,“替胡先生接风洗尘”。

这里,胡雪岩用的是“扬汤止沸”法,他对症下药,从哪儿引起的麻烦还要到哪儿解决问题。针对自己眼前显露出的“病灶”(因昔日临阵逃脱,今将被左帅严办),应该像扁鹊“扬汤止沸”那样,针对病症下重药。他想要“止沸”(不被严办);用的是“扬汤”法,直接从左宗棠指出的查办缘由(当时不是逃脱而是筹军粮)去化解矛盾(今日来献军粮)。胡雪岩正是借前来献军粮,替自己解脱,这样不仅解决了矛盾,还依靠左宗棠在慈禧面前的引荐,一步步登上“二品顶戴”的红顶商人。

人与人的对局,其实是一种心理博弈。如果你与对手的行为相互抵制,彼此就会因利益冲突,构成博弈局势。“天机”往往由言语道出,天机不可泄露,是因为博弈中的人,不会用直露方式表白自己的心迹。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性气质,言谈话语中差异很大,但随着谈话步步深入,谈话者不知不觉或有意无意间暴露内心的秘密。只是看你能不能直接从事物的迹象中,化解矛盾?有时候,扬汤止沸仍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控制事物最好的方法是事先预防。出现问题时,只要有征兆可寻,就有办法解决。若由内部引起,就从内部化解。刚开始时可及时补救,无可挽回时要手术切除。这就是南京清凉寺留下的那道古题“何人解得虎项下金铃?”它的正确答案应该是:谁系上去的就由谁解下来。

“解铃”当然需要“系铃人”,这条成语引申到现在,说明只有自己,才能克服自身的毛病,谁惹出的麻烦,就由谁去解决;化解事情纠纷,还得从事情起因着手。

《红楼梦》中,有副对联“心痛还得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它告诉我们:要解决问题,得对症下药;直接造成问题的起因,才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