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星期五
首页/成语大全/都是嫉妒惹的祸《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故事讲解

都是嫉妒惹的祸《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故事讲解

都是嫉妒惹的祸成语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解释 林中最高的树必定先遭到大风的摧毁。比喻最出色的事物容易招致非议。出处 三国·李康《运命论》:“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人为什么会有嫉妒心呢?当别人拥有,自己却没有,或者别人的地位才能、学识财富比自己好,不由得会产生“红眼病”。如果我有了,不希望别人像我一样拥有,这也是一种嫉贤...

都是嫉妒惹的祸

成语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解释 林中最高的树必定先遭到大风的摧毁。比喻最出色的事物容易招致非议。

出处 三国·李康《运命论》:“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人为什么会有嫉妒心呢?当别人拥有,自己却没有,或者别人的地位才能、学识财富比自己好,不由得会产生“红眼病”。如果我有了,不希望别人像我一样拥有,这也是一种嫉贤妒能。一个人形成嫉妒心或嫉贤妒能,往往有三个阶段:开始时,因攀比感到失望,心里感到压抑;接着由羞愧变成屈辱,心里受挫,产生焦虑或消沉;最后由于不服,转为怨恨,实在忍不住就要发泄报复,甚至视之为敌。

一棵大树,如果高耸于其他树木之上,大风一定会先吹倒它;岸边凸起的土堆,水流很快就会把它冲平。当一个人的成就高于众人,别人出于嫉妒,会对他提出种种非议,这就是三国时李康的《运命论》中的一句名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现代汉语解释。

古代皇帝最忌讳的是“功高震主”,那些功绩卓越的大臣,不经意间替自己铸下不得善终的坟茔。三国时,杨修为了显示自己聪明,在曹操面前经常逞能,终被曹操处死;岳飞战功赫赫,宋高宗连下十二道金牌将他召回,可见杀他的决心有多大;袁崇焕辽东大捷,遭人嫉妒,崇祯帝最后将他凌迟处死;张居正身为帝师,屡立奇功,死后还是被他的学生万历皇帝掘墓、焚尸、抄家。历史上有那么多的功臣名将,曾经苦苦思索过:如何能脱灾避难,功成身退,但最终还是难逃一死。

这些文臣武将,都是些“木秀于林,堆出于岸,行高于人”的人,也都是为国为民了不起的人中豪杰。可是他们遭他人妒忌,被人肆意造谣、恶意诽谤,最终还是没能摆脱“风摧之、流湍之,众非之”的厄运。墨子也曾说过类似的话,如果有五把锥子,其中最锋利的一把一定先折断。

比干被杀,是因为他敢于直谏;孟贲被害,是因为他太逞能,敢与秦武王比武;西施被沉入江中,是因为她太美,为越灭吴贡献太大;吴起受车裂之刑,是因为他太有才能,提出变法招致贵族群起怨恨。

木秀于林,不是风故意要摧残它,而是那些高高耸立的枝叶,挡住了风行进的道路才会被“摧之”。土堆凸出在岸边,因挡住了水流的去向,才会被“湍之”。人也是一样,“过分”“过度”或“过头”的恃才傲物,处处想显示自己才能的背后,都是遭人嫉妒、妨碍他人利益的诱发因素,因此要遭到强者或者某些妒忌者的“摧之”。

嫉妒,俗称“红眼病”,在权益竞争中,对胜出者怀有贬低、排斥、甚至敌视的心理状态。特别是处于同一竞争领域的竞争者,被别人超越时,吃不到葡萄,先说葡萄酸,然后产生嫉妒。周瑜嫉妒诸葛亮,是由于诸葛亮和他同处于“赤壁之战”这一历史时空,诸葛亮能力比他强,计谋胜过他,临死前他才发出嫉妒的嘶喊声:“既生瑜,何生亮!”

中国人注重“类同于众”,要随大溜、要中庸,不能强出头,这叫“从众”,所以人们常用“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来告诫他人,不要出风头。风头出多了,会遭到众人发难。古人说过,“人卓于群,众必毁之”。你做得越出色,旁人就会越挑剔,出色的人很容易遭到别人的嫉妒与非议。

嫉妒很可怕。《红楼梦》里贾宝玉向王道士索要“疗妒”药方,王道士给了他一个方子说:“老了死了,也就不妒了。”宝玉自知荒唐,世上怎么会有这样的“疗妒”药?

嫉妒基于竞争。在同一圈子里,利益发生冲突时,处于劣势的人对处于优势的人不服气,然后由不服发展到争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窝里斗”。《金瓶梅》里的人物最善于嫉妒,西门庆周围那些男女角色,都是“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好”的嫉妒高手。男的争名、争利、争着阿谀逢迎,女的争宠、争爱、争奇斗艳。他们活得并不轻松,全都苦苦挣扎在嫉妒的旋涡中,厮杀不停。这种情绪极易传染,会抱成团,所以会出现“行高于人,众必非之”这句成语。

忌妒情感是在人与人的竞争中孕育出来的“怪胎”。它的根源在于占有欲没能得到满足。对“人好我差,人有我无”现象出现时,心里不是滋味,想把别人拉下来,希望占有属于别人的东西,这就是忌妒的表现。战国时,庞涓就是因为忌妒,所以加害自己的同窗孙膑,使孙膑手足被废,最后魏齐之战中,因急功近利,死于孙膑手下。庞涓之妒,可谓疯狂,害了别人,也送了自己性命。

凡事不能锋芒毕露,太自以为是,太持物自傲,必然会损害他人利益。嫉妒是自己的敌人,也是他人的敌人,妒火中烧之人,发展下去会产生置对方于死地的偏激情绪。

李康在写《运命论》时,紧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后面,又加了一句“前鉴不远,覆车继轨”。覆是“倾覆”,轨是车辙,前面的车翻倒了,后面的车不接受教训,继续按旧的车辙行进,这就叫“重蹈覆辙”。他在探寻国家动荡时士人的出路在哪里,他告诫人们,不要在众人面前出风头,风头出多了,将会遭到外界的发难与“众摧之”。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当今崇尚个性发展的时代,这个原本带有贬义的成语,也许有更多积极意义。如果你是一个有才有德,并“秀于林”的人,你可以将优点发挥至极,只要对社会无害,那么你的“木秀于林”值得提倡。你做了好事,但不可一意孤行,盛气凌人。傲才者要经得起敲打,团结同事,谦虚谨慎,带动大家共同进步,这样才能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