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星期五
首页/成语大全/积累优势获得制胜契机《引而不发·蓄势以待》故事讲解

积累优势获得制胜契机《引而不发·蓄势以待》故事讲解

积累优势获得制胜契机成语 引而不发 蓄势以待解释 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随时准备进攻。 出处 《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三国演义》:“龙非池中之物,趁雷欲上九霄,蓄势待发。”《孟子》中的“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意思是,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做出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成语“引而不发”作为一种计谋,如果发挥得...

积累优势获得制胜契机

成语 引而不发 蓄势以待

解释 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随时准备进攻。 

出处 《孟子·尽心上》:“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三国演义》:“龙非池中之物,趁雷欲上九霄,蓄势待发。”

《孟子》中的“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意思是,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做出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成语“引而不发”作为一种计谋,如果发挥得好,伺机行事,引导有方,是一种蓄势以待,随时准备进攻的谋略。

在完璧归赵的历史典故中,蔺相如举璧欲摔,引而不发,果真给秦昭襄王来了一个下马威。秦王经不住他的胁迫,急忙赔笑说:“别误会,寡人怎能说话不算数呢。”立即叫大臣捧出地图,将图上十五座城划给赵国。蔺相如知道秦王又在骗人,便正言相告:“大王需斋戒五天,举办隆重受璧仪式,我才能将璧奉上。”秦王无奈只得照办。这是蔺相如的缓兵之计,他争得五天时间,暗中让随从偷偷将璧送回赵国。

这里的“和氏璧”是敌我双方争夺的目标。作为行为主体蔺相如,面对强大而又贪婪的秦王,既不能硬拼,又不能屈从,否则只能物毁人亡,彻底失败。我们发现,从蔺相如献璧、摔璧、运璧的过程中,璧一直没有离开他。他有一个缜密的计划:起初,和氏璧如箭般被他“引”在弦上,接着他露出一副跃跃欲“发(摔)”的样子。作为弱者的蔺相如,若不这样做,将会失去最后的防线,丧失对强敌秦王的心理威慑,陷入丢璧受辱、一败涂地波动局面。所以,他才采用“引而不发”这一智谋。

我们也可从“康熙撤藩”一例分析“引而不发”的计谋特点和实施技巧。

康熙智擒鳌拜后,以吴三桂为首的三藩武装割据,已成养痈遗患之势,撤藩势在必行。摆在康熙面前的撤藩方法有三种:一是,仿效汉高祖刘邦,趁外巡之机由吕雉及属下智擒韩信,并绞杀之。康熙怕被人唾骂,不敢也不能这样做。二是,仿照汉景帝平七国之乱,采纳晁错之见,明诏硬撤,不惜引起一场内战。康熙怕生灵涂炭,也不愿如此。三是,参照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不战而撤藩。但吴三桂早有准备,托病不入京城,康熙不可能如此做。既然上述三种选择皆不可能,但撤藩已如箭弦上,只能采取“引而不发”之计,这是根据双方力量对比做出的选择。

康熙虽掌全国中枢,但西北战乱不停,黄河灾情严重,钱粮捉襟见肘。而吴三桂拥兵四十万,坐镇云南数十年,占山川江河之险,兼盐铁粮饷之利。若强行撤藩,等于授他口实,会联合三藩兵力起兵叛乱。康熙分析敌我双方的条件和实力,决定采纳谋士之言“不安民,不可言撤藩;不聚财,不可言兵事”,做出暂缓撤藩。

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主观愿望与现实矛盾。康熙想撤藩,但不敢马上撤;吴三桂想叛乱争得划江分治,但又不敢马上反。双方力量抗衡,谁都怕投鼠忌器。这是矛盾的对立性。二是矛盾的相互制约性。吴三桂的长子吴应熊,被康熙留在京城做人质。吴三桂若反叛,其子必死无疑,吴受到了制约。同样,康熙也有把柄被吴三桂拿住,替康熙守卫西安的马鹞子,原是张献忠旧部,已被吴三桂收买节制。若马上撤藩,西安必反,大局不定,这使康熙伤透脑筋。因此,“引而不发”是双方矛盾对立及相互制约下的必然产物。

“引而不发”计的另一特点是,计谋实施过程需依靠主体优势积累及矛盾相互转化来完成的。所谓“引弓欲发”,仅仅是公开的、表面的争夺假象。实质上是行为主体暗中优势积累,蓄势待发,逐步变被动为主动的过程。

康熙确实是这样做的。他暗中调兵遣将,对马鹞子进行安抚,一方面沿长江布八旗劲旅,以湖南为决战之地,并割断吴三桂与粤、闽二藩的联系。另一方面,他又积极征粮筹饷,平定察哈尔内乱,剿除京城“朱三太子”作乱,才能无后顾之忧。康熙可谓准备周密,反之,吴三桂却如坐针毡,贩马受阻,军饷枯竭,众叛亲离,逐渐陷入危机四伏的困境。这就是“马太效应”中的优势或劣势都会各自不断积蓄。

当康熙完成这一过程后,便由“引而不发”转入“一触即发”。选择“发”的最佳时机,是行为主体由“引而不发”转入“一触即发”获得成功的关键。

“引”与“发”有截然不同的区别。“引”的过程,取决于行为主体单方面的、自主的行为;而“发”的过程,是公开的、由双方共同完成的,但其主动权却牢牢掌握在行为主体手中。

此例中,从“引”到“发”的过程经历了三个回合。

第一回合,吴三桂以试探为目的,向康熙发来奏折“辞去云贵总督兼职”。康熙明察其心思,来个“照允”诏示,看其反应如何。实际上是以“引”的手法,将“弦”绷得更紧些,反试与探察吴三桂的虚实。接着吴三桂再次试探,并假惺惺地“奏请撤藩并回辽东养老”。但吴在奏辞中含露狂悖之言,用的是以退为进之计。

第二个回合,康熙接到奏折,如只是讲“照允”,岂不中了吴三桂的以退为进之计?若是不驳斥狂言,吴将以为朝廷软弱无能,助长他的叛乱之心;若驳斥太厉或付诸行动,就等于箭将一触即发,因为时机还不适宜,若一旦授予话柄,使吴的反叛有了借口。所以康熙采取软硬兼施,既照允其奏,又震慑其心。所下诏令中,有讽、有警、有劝、有戒,使吴左右为难无隙可乘,这就是“弓上弦,刀出鞘”,是从“引”逐渐向“发”的过渡,是一个蓄势待发的过程。

第三个回合,康熙已准备定当,鹿死谁手已有把握,便完成从“引”到“发” 的蓄势过程,果断派遣钦差大臣去云南宣诏,催促吴三桂启程离滇北上。此时吴三桂已接到其子吴应熊从京城发来的密信:“若不撤藩,祸在旦夕。”这个仗是打定了,于是刀斩钦差,起兵叛乱。由于康熙此时优势在握,时机成熟,势不可当,很快平了这场叛乱,维护了国家统一。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