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星期五
首页/成语大全/困境时可选择委婉的曲径之路《曲径通幽·顾而言他》故事讲解

困境时可选择委婉的曲径之路《曲径通幽·顾而言他》故事讲解

困境时可选择委婉的曲径之路成语 曲径通幽 顾而言他解释 沿着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看着两旁的人说别的话。有意避开本题,用别的话搪塞过去。出处 唐·常建《题破册寺后禅院》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孟子·梁惠王下》:“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中华民族是一个含蓄的民族,五千年的中国文明,造就了许许多多含蓄委婉的中国人。中国人讲究的...

困境时可选择委婉的曲径之路

成语 曲径通幽 顾而言他

解释 沿着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

看着两旁的人说别的话。有意避开本题,用别的话搪塞过去。

出处 唐·常建《题破册寺后禅院》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孟子·梁惠王下》:“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中华民族是一个含蓄的民族,五千年的中国文明,造就了许许多多含蓄委婉的中国人。

中国人讲究的是意不尽显,情不外露,话不直叙,事不做绝。中国文化往往体现一种含蓄委婉、曲折回绕、错落有致的风格。中国人很懂得什么叫言外之意,什么是弦外之音,什么又叫画外之景,什么才是言不由衷和心不在焉,什么叫曲意奉承,还有顾左右而言他,说话做事都不要直来直去,这些都会给外国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因此,“含蓄美”已成为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主旋律。古代诗词、绘画、琴声,文章、建筑都得讲究艺术含蓄的表现方法。许多事物在诗词与绘画中都是用朦胧的笔法描写的,这样既能避免不少尴尬,又能增加含蓄之美。

只有错落有致,才能风格迥异。“错落”是参差不齐,“有致”是有情趣。事物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布置得巧妙,颇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叶圣陶在《游了三个湖》中写道:“外湖跟里湖从错落有致的枝叶间望去,似乎时刻在变换模样儿。”清代张集馨写的见闻录中也有“遍山皆青皮古松,太湖石高低错落有致,异鸟飞翔,真蓬莱仙境也”。

弯弯曲曲的小路,能通往幽美景色的胜地,这便是“曲径通幽” 的美学道理,也是中国人处理问题时常采用的方法。它更是园林设计师着力创造的效果,画家笔下惯用的渲染技法,还是摄影师极力寻找的目标,它已成为中国文人崇尚的意境。

平地开旷,是节奏上的流畅;曲径通幽,是艺术上的含蓄;别有洞天,是意想不到的惊喜。是“曲”产生了“幽”,同时“幽”又造就了“美”,给出了“惊喜”。美也就源于这“幽曲”回转之间。当禅房被藏在深山花木丛中时,通往禅房的道路才会曲曲折折,经过艰苦跋涉才能到达,这里不仅有山林之美,还有意境幽深之妙。从清寂的景色里道出一个哲理:通幽,是艺术上的含蓄;开旷,是节奏上的流畅,从中可以体现对高远境界与处世之道的追求。

“曲径通幽”也是一种谋略。楚汉相争时,按照事先约定先入关中当为王的刘邦,面对强大的项羽,只得收敛身架,曲意逢迎,在敌强我弱情况下,他走了一条通往成功的“曲径”之路:避其锋芒,保存自我,以求发展。让强敌自我膨胀,骄纵其志,消耗其实力,待自己的羽翼丰满时,依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夺得天下。如果当初刘邦剑拔弩张,割地为王、用“鸡蛋去碰石头”,哪来以后的四百年高居庙堂? 中国革命力量弱小时,红军长征的战略性撤退,毛泽东四渡赤水,借助“不走弓弦走弓背”的用兵之道,冲破蒋介石数十万重兵追击。20 世纪70 年代,中国用小球推动大球的乒乓外交策略……这些都体现了国人相传的“曲径通幽”的迂回战术。

“曲径通幽”更是一种处世之道。一个人如果深于人情世故,容易与人结成泛泛之交;若不识人情世故,就难以与人和谐相处,由此看来,为人处世确实很难。与人相处,含蓄委婉比直截了当更易被人接受。工作中不显山,不露水,“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比锋芒毕露更能收效。谈情说爱,含蓄暗示,比直白表露更委婉动人。相互批评,先肯定优点,再指出不足,和风细雨,委婉劝告,春风化雨,更能解决问题。“曲径通幽”确实是中国人规劝诱导之妙法。

《鬼谷子》里有一章叫“忤合”,专讲事物或合或逆,或开或闭,必须根据情况决定。想要讲话,反而先沉默;想要敞开,却先收敛;想要升高,却先下降;想要获取,反而先给予。战国时,齐国的触龙虽然老了,但他摸准了赵太后的脉搏,善于运用委婉含蓄和类比的方法,不直接点破事情,却能把握对方的心思,收效卓著。

战国时,秦军兵临城下,赵太后不肯让爱子做人质,去换取齐国的救兵。在此危难之际,能使太后回心转意的不是敢于强谏的诤臣,而是垂垂老矣说起话来千回百绕的触龙。他深谙“曲径通幽”之妙,善于运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艺术抓住听者的心。他从衣食起居谈起,进而动以母子之情,晓以爱子之理。走过一段“曲径”后,亮出“父母爱子,当为其计久远”的底牌,太后这才答应让爱子长安君去齐国当人质,换取救兵抗秦。

古往今来,人生弯弯曲曲,有些人喜欢走平坦大道,却忽视小路那端美丽的风景;有些人向往仕途之路,诱惑重重,也有人喜欢垂钓于濮水畔的庄子,弯曲小路也许是属于他的逍遥美景。陶渊明避开世俗烦扰,向往《桃花源记》里的传说,“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豁然开朗”,也正是“曲径通幽”给他的启发。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是“承受”,要承受分道扬镳之惆怅,世事无常之煎熬,承受孤独的挫折,突如其来的厄运,还要承受别人的歧视、打击,然后从内心寻找一股力量,找到突破口,继续前进。老祖宗早就明白这个道理,说过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既然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为什么我们偏偏对那十之八九的挫折不能释怀?李后主若不是国破家亡,他还能写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感怀吗?对李后主来说,失败与亡国固然惨痛,但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何尝不是一件幸事?一个败亡后的人生感触,能诱发出如此曲折婉美的思想意境。

“曲径通幽”是一种面对人生的态度。人生就像一次长途旅行,笔直平坦的大道固然风景怡人,但是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人生中走得最急最短最快的那段路程,往往是你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年华。《牡丹亭》里有句唱词,“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写出了对春光流逝的感慨,时光离去了,杜丽娘的怀春不敢说出来,只好隐藏在伤怀的寂寞中。世上赏心悦事固然有,但不知会落在谁家院子里,不会那么巧,一定就落在你头上。

世事难料,人生无常,人世间的事情,往往变幻莫测,错综复杂,常有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你很难预料,顺境与逆境又往往交织在一起。你明白了这个道理,在遇到逆境时,不抱怨,不惶然,不气馁,最好换个角度思考,选择委婉曲折的途径,也许能帮你摆脱困境。当你走完弯弯曲曲小路,走出回旋曲径处,会出现意料不到的柳暗花明的美妙景色。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