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星期五
首页/成语大全/历史上的朋党之争《党同伐异·恶之欲其死》故事讲解

历史上的朋党之争《党同伐异·恶之欲其死》故事讲解

历史上的朋党之争成语 党同伐异 恶之欲其死解释 前者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后者指讨厌一个人时,总想叫他死掉,极度凭个人爱憎对待人。出处 《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朋”,是古代货币单位的别称,五贝为一朋,甲骨文里的“朋”字,就像将五个贝币,用绳子系在一起。几个人相聚在一起,以同门为“朋”,同道为...

历史上的朋党之争

成语 党同伐异 恶之欲其死

解释 前者指结帮分派,偏向同伙,打击不同意见的人。后者指讨厌一个人时,总想叫他死掉,极度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出处 《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朋”,是古代货币单位的别称,五贝为一朋,甲骨文里的“朋”字,就像将五个贝币,用绳子系在一起。

几个人相聚在一起,以同门为“朋”,同道为“友”,同门意为出于一个师门,同道意为志趣相同,这说明“朋”与“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为相同利益聚在一起,称为“朋”;为志趣相同、心思一致,而聚集一起,称为“友”,所以有“同利为朋,同心为友”之说。

孔子说过,“君子朋而不党”。他把“朋”和“党”分开,想劝人不要结党。但不少人为了切身利益,拉党结派,结成朋党,视不同政见的人为仇敌,欲将其置于死地,这才有朋党之争。

古代君主与官僚为了争夺利益,结成朋党,种类繁多。官僚之间,有官僚朋党,宦官之间有阉党,宗藩之间有藩党,外戚之间有戚党,后妃有后党,士大夫有士党,就连皇帝本人,也成了朋党的招牌,称作“帝党”。

宋仁宗时,主张改革的范仲淹出任参知政事,以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极力反对改革。他们并不直接去攻击新政,却极力攻击主持新政的范仲淹个人,诬蔑范仲淹和欧阳修等人结成“朋党”。任你如何清白,只要戴上“朋党”的帽子,万事休矣。因而气得欧阳修牙根痒痒,赶紧给宋仁宗写了一篇脍炙人口的《朋党论》,予以回击。

欧阳修在《朋党论》里,将朋党划分为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两者颇有区别。他认为君子之间以“道”结党,小人之间以“利”结群,在这里,欧阳修按“道”与“利”予以区分。他认为同“道”为朋是君子,同“利”为朋是小人,小人重利,君子重道。凡小人利益一致时,互相援引,勾结成朋党。

尽管如此,凡成朋党者,往往以“小人”朋党为多,君子不屑于互相援引,结成朋党后,恐遭人非议。大凡朋党宗旨是,凭好恶待人,对同党姑息迁就,尽量让他活得舒坦,对异党,恨不得让他马上死。这就是成语“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对朋党的真实写照,此话出自孔子的《论语·颜渊》。

有一天,子张问孔子:“怎样才能提高品德,识别迷惑?”孔子回答说:“坚守忠诚与信用,可使品德高尚。若爱一个人,要他活得好,一旦厌恶了,又要他死去,这就是迷惑。”

真是太可怕了。你喜爱一个人时,就让他活着,讨厌时,就让他早点死掉,这完全是凭个人爱憎待人。尽管此话说得极致,但史上还真有这样可怕的事,三国曹魏时,就发生过一个典型事例。

魏晋“竹林七贤”的领军人物嵇康,天生一副傲骨,且性格豪放,面对司马氏血腥统治,拒绝入仕,由此招来忌恨。显赫一时的关内侯钟会,是司马集团的忠实走狗。嵇康对此小人厌恶至极,曾朝他反唇相讥,由此钟会记恨在心,结下仇隙,一心想报复他,但苦于没有机会。

263 年的一天,机会终于来了。嵇康的好友吕安蒙遭冤案,他出于义愤,为吕安做证辩解,这下触怒了司马朋党之首司马昭。钟会趁机陷害嵇康,给他安上罪名,恶之欲其死。嵇康是曹操的孙女婿,与被司马懿杀掉的何晏,有姑侄之亲。司马昭心生忌惮,下令将他逮捕入狱,后又听从钟会之意,将吕安与嵇康处死。

行刑前,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要求赦免嵇康。司马昭不准,面对一个拒不合作而又广有影响的人,司马昭寝食能安吗?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他看到嵇康在文士中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更决心杀死他。耿直不屈的嵇康,因不向司马朋党屈服,终究死在这个专制王朝的屠刀下。

洛阳东市执行死刑的刑场上,临刑前的嵇康神情安详。当刽子手的大刀尚未举起时,他抬起头,瞥一眼刑场上的日影,推测出行刑尚有一段时间,便坦然向监斩官提出要求,想最后亲手抚完一首《广陵散》,监斩官允诺了。

嵇康从前来与他诀别的哥哥嵇喜手里,拿到他熟悉的琴。他将琴端放膝上,双腿盘坐在刑场上,扬起双手开始演奏。荡气回肠的琴声伴随着激愤凄厉之情,传到四周肃立的送行人群中,顿时,人们流下一串串痛惜与悲愤的泪水。

一个即将斩首的犯人,临终前能解开套在颈脖上绳索,在刑场弹奏一支琴曲,恐怕只有嵇康一人。这一天,他刚满四十岁,英才就此陨落。噩耗传出,士人们悲痛欲绝。

《广陵散》描写的是战国时聂政刺韩相故事,其旋律慷慨激昂,嵇康被聂政的侠肝义胆所感动,特地留下这个断琴辞世的悲壮镜头。从此《广陵散》声绝天下,再也无人能弹出这首歌颂义士感天动地的琴曲的意境。这是两种价值取向与两种思想体系的冲突,在非正常死亡的中国文人中,最从容潇洒并慷慨面对生命终结的,当数嵇康一人。

因恶之欲其死,因讨厌豪放不羁的嵇康,就要将他置于死地,这是人性中最丑恶的一面。这种专横跋扈,置之死地而后快的恶劣行径,在历史上的朋党之争中,表现得尤为淋漓尽致。

公元前51 年,汉宣帝当政,安静的皇家藏书楼石渠阁里,突然人声鼎沸,一群儒生在阁楼内吵得不可开交。凡持观点一致者,视作同党,攀附纠合,对观点不同的人讥讽攻击,排除异己。参与朋党之争的人认为:党同,就得伐异,不伐异,难以党同。《后汉书》把这种行为称作“党同伐异”。

历史上的党同伐异,源远流长。东汉时,有阉党与戚党之争,史称“党锢之祸”,它以“党人”之罪,禁锢士人终身,生不如死。唐代有牛(牛僧孺)李(李德裕)党争,从宪宗开始直到宣宗结束,持续40 年,死者不计其数。宋代有元祐档案,是变法与守旧之争,后又成了蔡京打击政敌的利剑,被屈死者无数。明万历时,朝政腐败,东林党与阉党之争迭起,因恶之欲其死,致不少东林党人痛不欲生。康熙时又有“皇子党”与股肱大臣的朋党之争,祸起萧墙,骨肉相残。孝庄皇后曾说:“但凡一个皇帝,都怕党争,但又不能没有党争。”到了晚清,更有光绪“帝党”与慈禧“后党”之争,致“六君子”血溅菜市口。李鸿章树起“乡党”大旗,提出“宁用淮奴,不用湘才”,导致党争连年不断。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