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星期五
首页/成语大全/千古一帝为大一统使出大手笔《书同文,车同轨》故事讲解

千古一帝为大一统使出大手笔《书同文,车同轨》故事讲解

千古一帝为大一统使出大手笔成语 书同文,车同轨解释 指车轨相同,文字相同。形容天下统一。出处 《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从古到今,中国人把“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这一成语,当作国家“大一统”的代名词,也有人把它作为秦始皇建立统一帝国的颂词。车同轨,指的是所有车辆的轮子间距要相等;书同文,指的是写文章、写书信都要用相同的文字;行同伦,指的是所...

千古一帝为大一统使出大手笔

成语 书同文,车同轨

解释 指车轨相同,文字相同。形容天下统一。

出处 《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

从古到今,中国人把“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这一成语,当作国家“大一统”的代名词,也有人把它作为秦始皇建立统一帝国的颂词。

车同轨,指的是所有车辆的轮子间距要相等;书同文,指的是写文章、写书信都要用相同的文字;行同伦,指的是所有人的行为准则要遵从统一的道德规范。

中国人对“大一统”一直是崇拜有余、偏爱有加的。孔老夫子心中的理想王国,儒道墨法诸子百家的行为准则,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或多或少都潜藏着“大一统”的踪影。国人对大一统有着精神依赖,华夏子民追溯到同一个祖先是炎帝和黄帝,往往把自己称为“炎黄子孙”。华夏民族很早实施婚姻开放,这样有利于民族融合。著名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里就有“牛郎织女隔河望,炎黄恋战七千年” 的诗句,记录的正是炎帝族与黄帝族常年纠结于既要通婚又免不了争战的历史情结。

到了公元前221 年,这一天,对于坐在咸阳宫里的嬴政来说,真是个值得他额手称庆的好日子。七国争雄时期最后一个齐国国王田建,终于弃城投降了。敌对的六个国王中,五个已成为战俘,最后一个也束手待毙了,历时九年的秦统一战争正式宣告结束。秦王嬴政心里十分得意,他开始筹划全国大一统以后,下一步该怎么办了。

“大一统”,能建立环绕中央统一的国家机构,它能包容一切,统率一切,具有奋力向上的气魄。大一统,能让我们的民族从分散归于凝聚,在世界民族之林,享有一定的地位。这个大一统,是从始皇帝嬴政开创的。嬴政认为:大一统,必须做到“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于是他对全国的文字、车辆、行为规范开始全面整顿。

嬴政是个不肯服输的君主。他想超越“三皇五帝”,将“皇”与“帝”合在一起,做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称为“始皇帝”。“皇帝”这个称谓,反映了新的统治理念,只有皇帝才可自称“朕”,这是上天给予他的君权。是李斯建议,“朕”为皇帝专有的人称代词。“朕”这个字就从嬴政开始。《史记》中说:“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号曰‘朕’”。

嬴政用“黑色”代表他的帝国色彩。以往楚人、魏人、赵人、燕人或齐人,不管他们怎么恨死了秦人,现在都得称自己为秦帝国的臣民。秦统一后,六国边界被废除,嬴政认为不能再搞那套“分封制”了,他将全国划为36 郡,郡下分县,每一个郡或县,有守(等于省长、县长)、尉(等于警备司令、警长)和监(等于监察专员)各一名。全国从上到下,组成“三套马车”的管理政务。他将原先六国的王室成员和贵族,强制迁移到秦国都城咸阳,便于统一管理。

他让丞相李斯出来主持文字改革。以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汲取齐鲁等地“蝌蚪文”笔画简省的优点,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笔画简略的新文字。定为官方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 有了“书同文”,全国臣民可提高辨认、阅读和书写效率,他批阅奏折也方便多了。

嬴政重视道路和驿站建设,大幅修筑以咸阳为中心,向四面八方延伸出去驰道。这种驰道类似现代的高速公路,均宽五十步,最宽处60 米,长达700 多公里。驰道作用很大,既利于管理六国旧地,又便于战争粮草补给,还能让始皇帝出巡时,一路畅通无阻。在驰道上,规定所有车辆的车宽以六尺为制,全国百姓出门打车,必须“车同轨”,得坐同一种宽度并已被校准了的车辆,一车可以通行全国。

嬴政还认为自己可以胜过天神。在一次巡游时,因为受大风阻挡,不能强渡湘水,于是归罪于湘君女神在作祟,他立即遣发3000 名囚徒,砍伐湘江附近山上的树木,用来报复湘水女神。他是在和超自然的神力较劲呢。

嬴政巡游来到泰山脚下。这里原是齐国的故地,号称“礼仪之邦”。嬴政为了建立统一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命令手下在泰山石块上,刻下“男女礼顺,慎遵职事,昭隔内外,糜不清净”(意思是:男女界限分明,女治内男治外,各尽其责)。他巡游会稽时,吩咐在石头上刻留铭文,对淫泆之风大加鞭笞。这也许是嬴政心目中的“行同伦”了。

嬴政为统一全国度量衡和货币也煞费心思。废弃原来在六国通行的五花八门货币种类(有珠玉、龟贝、银锡等),统一由中央铸造新币。“上币”用黄金、“下币”用铜钱,黄金以“镒”为单位,一镒二十两。铜钱以半两为单位,造型是圆形方孔,这种“外圆内方”的铜钱模式,一直延续到清代。

国人一向注重中土与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区别,由中央延伸到五湖四海,称为“九州”天下。嬴政雄心勃勃,他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对岭南、西南及北方边远地的开拓。他一直想积攒实力,扩大版图,统一他心中的世界。可惜他在刚满四十九岁时,就被死神召唤去,在巡游途中,他驾崩了。

他是个不怕疲劳的帝王。预定自己每天过目的竹简以重量考核,不到120 斤的目标,不得休息。由于工作劳累,加上七月巡游正遇高温,使他在旅途中病发身亡。在渡黄河时,他的癫痫病突然发作,后脑壳猛撞在车子的青铜冰鉴上,使病情加重,顿时处于昏迷状态。当车子赶到沙丘时,赵高与李斯发觉他已死去多时。

历史是由人书写的,自然夹杂着史学家的喜怒哀乐和统治者的意志。历代帝王宣扬秦始皇残暴不仁,焚书坑儒、建阿房宫、筑长城、骊山墓,说他是个十足的暴君。但李白却赞叹“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贽尊始皇为“千古一帝”,可见褒贬不一。

他吃亏在于秦帝国只传二世就亡了。短短15 年的秦朝,造就了长达400多年的汉一代。嬴政建立的功绩和创举,却让刘邦建立的汉代一手继承去了。

毛泽东曾这样评说秦始皇:“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可见,毛泽东对秦始皇统一全国大业还是持赞许态度,这似乎又应了那句名言:英雄所见略同。

中国人有强烈的崇拜祖先、认祖归根的情结。这种情结有利于各地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老百姓即使经历再多的劫难,心中仍有个“大一统”的祖国的轮廓。“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是国家实现大一统的基础,嬴政为中华民族起了一个好的开端。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