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星期五
首页/成语大全/诗词中的情趣与理趣《诗以言志·通情达理》故事讲解

诗词中的情趣与理趣《诗以言志·通情达理》故事讲解

诗词中的情趣与理趣成语 诗以言志 通情达理解释 诗歌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志趣。后者指作诗做事富有情感和道理。出处 《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清·天花才子《后西游记》:“还是这位师兄通情达理。”中国是一个诗的王国,唐诗宋词构成诗词的海洋。中华民族又是一个爱诗的民族,用诗歌表达思想、情感和志趣,乃是人们常说的“诗以言志”。先秦第一部散文集《尚书》,就有“...

诗词中的情趣与理趣

成语 诗以言志 通情达理

解释 诗歌能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志趣。后者指作诗做事富有情感和道理。

出处 《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清·天花才子《后西游记》:“还是这位师兄通情达理。”

中国是一个诗的王国,唐诗宋词构成诗词的海洋。中华民族又是一个爱诗的民族,用诗歌表达思想、情感和志趣,乃是人们常说的“诗以言志”。先秦第一部散文集《尚书》,就有“诗言志,歌永言”的记载。

作诗要“通情达理”,要善解人情,要讲清道理。至于行文写诗,有了情趣,才能有真情的感动;有了理趣,才会有深切的感悟。从第一部《诗经》到《唐诗宋词大全》,从诗的构思到诗的鉴赏,都离不开情趣与理趣。

想当年,孔子伫立在大河旁叹息:“逝者如斯夫!”他能从流逝不息的河水中,感悟时间与生命就像流水般不停地流逝,一去不再复返,为此发出深沉的感叹:“人生世事变换是何等快啊!”这就是情与理的结合,既有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又蕴有人生启迪哲理。

李清照婚后的幸福体现在她的词中:“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词中一副妩媚娇憨的情趣,恰恰透出她内心的甜蜜。亡夫亡国后,她的悲愤孤苦之情也体现在词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爱读诗的人,要懂得知趣、知理,知趣就是领悟诗中的情味,“风花雪月谁解得?犹是知趣人”,不知趣的人会招人讨厌;知理,就是识时务、知进退,对事物有自知之明。写诗的人,欣赏诗词的人,都应该有“多愁善感” 的天赋,忌讳的就是那些“麻木不仁”不知风情的人。

“多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性情中人。多愁自古伤离别,唐代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都在抒发离别时的“多愁”,情之深挚,全都在诗文中。柳永词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更有那种浓重的伤感离愁,别意凄酸。借用“触景能生情,无病便呻吟”这句不入眼的俗语,是这些人最好的写照。他们易伤感、易露情,易于在诗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善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有灵犀一点通”的人。他们善于从事物细微变化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容易获得诗中的理趣。

中国传统诗词往往以情趣或理趣取胜,唐诗主情,宋诗主理。诗中有了情趣,能给人以情感的熏陶;诗中有了理趣,能给人以思想的启迪。既多愁又善感的人,才能很好领悟诗中的情趣与理趣,获得情感上和思想上的双重陶冶。

唐诗一般多情趣,唐诗主情,以韵味取胜。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驰骋想象于广阔的天地间。他能在诗中穿插历史神话、梦境、幻境和大自然的景物,捕捉许多看来没有逻辑联系的意象,运用他独特的匠心,构成一幅幅惊心动魄的图画,这就是情趣。

且看李白的《将进酒》“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李白借酒抒发激愤情绪,气势豪迈,感情奔放,表现了李白那种桀骜不驯的性格:他悲叹人生短暂时,以满头青丝“暮成雪”,表现其情、其志、其气势,使人震撼。

就像白居易写的《琵琶行》那样,“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他将凄冷月色、淅沥夜雨、断肠铃声,糅合一起,构成哀寂场景,透露内心凄楚感伤,表达他的深切同情,抒发他被贬的愤懑之情。达到情趣取胜。使读者面对如此意境,心灵摇荡,不能自已。以情取胜的唐诗《琵琶行》若是情趣不足,可以用理趣来弥补不足。再往深里说,诗中的情趣 ,应该是蕴含哲理的“情”,诗中的理趣 ,应该是饱含形象情感的“理” 。

宋诗一般多理趣,宋诗主理,说理透彻,往往以意趣与哲理取胜。苏轼早年的名篇《和子由渑池怀旧》中写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诗中追忆昔日与二弟苏辙路过渑池的旧踪,免不了有些伤感。但并非一般的怀旧,而是蕴含着丰厚的人生哲理。在苏轼看来,生活行无定踪,人生充满未知,这些就像鸿雁在飞行过程中偶尔驻足雪上,留下印迹,但当鸿雁飞去雪被化掉时,一切又都不复存在。因此,“雪泥鸿爪”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故流传至今,也成为一句成语。

诗的理趣,在于诗以言志,用诗能表达自己的志向和决心;而诗的情趣,在于诗能抒发内心的激情,诗的理趣与情趣,又充分体现在诗的“通情达理”上。诗人能用独特的匠心,在立意及用词上反复推敲。通过诗中渗透出来的情趣和理趣,带给我们浓厚的情感与清晰的哲理,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美。如果一个人不能用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表达自己的志向,他的诗是难以闻达于世、流芳后世的。

苏轼爱用诗句去讲解一个通俗的道理,且看他的《琴诗》:“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他让读者思考,一支乐曲,单靠琴不行,单靠手指头也不行,还得靠人的感情和技术熟练去把握它。这是一个复杂的美学问题,选择简明的题材,却触及幽微的哲理。

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有一句,最初写作“春风又到江南岸”。他觉得“到”字不好,后改为“过”字,读了几遍又嫌不好;再改为“入”字,然后又改为“满”字,前后换了十多个字,才确定为“绿”字,以“春风又绿江南岸”定稿。可见宋诗很讲究用词推敲,就像贾岛在斟酌“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那样,在字句上苦吟而得,后人才有“推敲”一词。

同样是描写庐山的诗,唐诗与宋诗从立意构思,以及如何取胜,如何扣动人心,也迥然不同。唐代诗人李白写成的“庐山”诗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李白笔下,遥望庐山瀑布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像一条银河从天而降,雄奇瑰丽,给人留下想象的余地,显示出“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深刻印象。这完全是唐诗以意趣取胜、以情感人的风格。宋代诗人苏轼写的“庐山”诗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是首写景诗,更是首哲理诗,既借景抒情,更借景说理。借诗的意境构成情趣,最后呈示理趣。

苏轼对庐山的景色是这样描述的:“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侧看峰峦起伏,奇峰突起。”经他深思后感悟是,从远近不同方位看庐山是不同的,这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之故。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峰峦遮蔽,才能识透庐山真面目。用通俗语言表达这样一个哲理:要认识事物真相,必须超越“此山中”的狭小范围,摆脱主观片面认识。

诗中的情趣与理趣,是完美而又自然的融合。既有诗情叩动我们的心扉,又有哲理照亮我们的心怀;既有情感在腾跃、在召唤,又有哲理在思索、在启迪。从大自然中获得乐趣,寻求美的享受,才能领略人生的哲理。

绚丽多姿的唐宋诗词留给我们一份份美好的文化遗产,同时也为古成语“诗以言志”做出最好的注释:无意趣,无情趣,则无以言情;无理趣,无志趣,也无以言志。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