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7日星期二
首页/成语大全/坦然面对人生的缺憾《随遇而安·顺时而动》故事讲解

坦然面对人生的缺憾《随遇而安·顺时而动》故事讲解

坦然面对人生的缺憾成语 随遇而安 顺时而动解释 前者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后者指顺应时势而行动。出处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一:“随遇而安,斯真隐矣。”《左传·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量力而行,相时而动,无累后人。”俗话说“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每个人的一生当中,不可能永远都是风平浪静的。遇到逆境时,应采取“既来之,则安之”态度,在不利境遇下,...

坦然面对人生的缺憾

成语 随遇而安 顺时而动

解释 前者指能顺应环境,在任何境遇中都能满足。后者指顺应时势而行动。

出处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一:“随遇而安,斯真隐矣。”《左传·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量力而行,相时而动,无累后人。”

俗话说“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每个人的一生当中,不可能永远都是风平浪静的。遇到逆境时,应采取“既来之,则安之”态度,在不利境遇下,能隐忍、知足,不抱怨而适应环境。成语“随遇而安”,就是顺从环境变化,做到坦然自安面对人生的缺憾。与它意思有些接近的,是“顺时而动”,即顺应时势,寻求最佳时机,采取行动。

“随遇而安”里的“随”,是顺从,“遇”,是遭遇,安就是“安然自得”,整个词语的意思是,顺从外界境遇,力求安然处之。《儿女英雄传》里有“吾生有涯,浩劫无涯,倒莫如随遇而安”一说,说的是生命有尽头,但困难与挫折却没有尽头,与其提心吊胆地过日子,还不如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为好。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诱惑,太多的欲望,也有太多因为欲望不能满足而感到痛苦。清代第一才子纳兰性德,他的父亲是康熙朝宰相内阁大学士明珠,尽管他身为相门翩翩公子,也有数不尽的烦恼与痛苦:对宦海的厌倦,对富贵的蔑视,对身外之物不屑一顾,身在仕途却渴望江湖,加上爱妻亡故,他内心孤独和悲哀该有多深。在他的《浣溪沙》里,看到一位失意人的泪眼:“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

惆怅客是什么?惆怅,是心中郁闷,忧伤和悲哀,不知道该干什么。惆怅客是旅途中陷于迷茫不知所措的过路客。人生犹如一段旅途,你我不过是天地间匆匆过客,环境不如人意,惆怅、失意,比比皆是。怎么面对这种拂逆和不顺呢?

一个人想要的东西很多,要学会取舍,学会淡泊,与其怨天尤人徒增苦恼,不如因势利导适应环境,既然人力不能改变,不如面对现实,随遇而安。尽力从不如意中发掘生活的乐趣,这才是求得快乐与安静的最好办法。

佛经里有一个故事:很久以前,寺院里住着一老一小两个和尚。一天,老和尚给小和尚一些花的种子,让他种在院子里。小和尚拿着花种往院子走,突然被门槛绊了一跤,手中的花种洒了满地。这时,方丈在屋中说了声“随遇”。小和尚忙去扫,等拿扫帚要扫时,天空突然刮起大风,把散在地上的花种吹得满院都是。这时方丈又说了句“随缘”。小和尚想去捡院里散落的花种时,天上下起瓢泼大雨,小和尚跑回屋,边哭边说,怪自己不小心把花种弄没了。老方丈微笑着说了声“随安”。

冬去春来,一天清晨,小和尚突然发现院里开满了鲜花,他蹦蹦跳跳去告诉师傅,老方丈只说了句“随喜”就不再吭声了。

随遇、随缘、随安、随喜,这四个“随”是佛学的精髓,也可以说是我们人生的缩影。生活里,我们总会遇到些不期而遇的麻烦事,一些祸从天降无可奈何的倒霉事,该如何面对呢?我们需要逆境不悲,顺境不喜,无怨无悔,不争不弃,用平和的心态坦然面对,就能做到随遇而安,随缘而喜。

一个人的活法有两种,有的人是外向型的,他的精力全放在让社会承认他的成就。遂心愿时,趾高气扬;失意时,就会痛苦。他会和每个人攀附,为的是以备不时之需。他就像一棵长在山崖边的蔓藤,极力向周围每个缝隙伸展自己的枝叶。而有的人是内敛型的,眼里看到的不是外界的褒奖和斥责,而是内心精神上的愉悦。富贵加身时不动声色,失意时也只是默默把苦闷藏在心里。

苏东坡是外向型的,他一生经历曲折,他的精力全放在让外界能接受他的见解。他两次被贬,多次流放,常年颠簸在山野之中。他曾获罪入狱,晚年谪居海南岛。可是他说了,只要看到松柏与明月,他的心情就愉快了。世上何处无明月?何处没有松柏?苏东坡的确做到了随遇而安,我们若能向他学习,看一切都是美好的,学会安静处世,舍弃自如,心情自然会快乐了。

《红楼梦》中,贾母、贾政母子俩,都希望贾宝玉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但两人教育方式不同。贾政是严厉正经,一门心思要儿子读圣贤书,骂也骂了,打也打了,仍不见效。贾母却容许宝玉在大观园内随心自如,她有自己的依据,“年轻时免不了荒唐一阵,荒唐够了,长大了就不会被诱惑动了心,可一心走正道”,贾母正是懂得随遇而安的道理。

在阿尔及尔的猴子,喜欢偷食农夫的大米。当地农民把一只葫芦形细颈瓶内装好大米,将它固定在树上。晚上猴子来到树下,见了大米十分高兴,就把爪子伸进瓶子里抓大米。等他抓起满满一把大米后,由于拳头握得太紧,爪子抽不出细细的瓶颈。贪婪的猴子不肯放下已到手的大米,爪子一直抽不出来,直到农民抓住它时,它依然不肯放开爪子。贪婪的欲望使得猴子至死不肯脱身,人生大部分痛苦也来自猴子般的无法满足的欲望。

有篇外国小说,讲述了一个小公务员一直过着安分守己的日子。一天,他忽然收到国外的来信,他未见面的远房亲戚死了,让他去继承遗产,那是一家珠宝店。小公务员欣喜若狂,忙着出国接收遗产。但在即将动身时,他又收到一份通知:告诉他一场大火烧毁了那家珠宝店。从此他愁眉不展,痛惜万分,不久死于忧郁症。

这位小公务员若没有收到国外的来信,没有大笔遗产可继承,他满可安安稳稳度过一辈子。可是他收到让他继承遗产的信,后来却又突然消失了,他受不了大喜大悲的冲击,不久便忧郁而死。这就是不能坦然面对缺憾,不能随遇而安所致。

人在沙漠中口渴难忍,最期望的并非金钱珠宝,而是一瓢清凉的泉水;人在身无分文时盼望的,并非腰缠万贯,而是解决温饱。只要把自己生存的起点放低一些,就能知足常乐。在《道德经》中,老子提醒人们“师法自然”。按照这位大智的指引,寻找一些经验,战胜自我。在诡谲多变、不如意常存的环境中,唯一能使我们心情轻松的,就是做到“随遇而安”,学会取舍、学会淡泊。

怎么去面对人生的缺憾呢?当今社会千变万化,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会一成不变,有的人抱怨命运不济,恨别人不给自己机会。有智慧的人认为,坚持自己的信念,随遇而安,顺时而动。很多时候,人不是被别人打败的,而是被自己打败的。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战胜的是自己,不是别人。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