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9日星期四
首页/成语大全/站得高看得远的立身之道《高瞻远瞩·宁静致远》故事讲解

站得高看得远的立身之道《高瞻远瞩·宁静致远》故事讲解

站得高看得远的立身之道成语 高瞻远瞩 宁静致远解释 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后者指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出处 汉·王充《论衡·别通篇》:“夫闭户塞意,不高瞻览者,死人之徒也哉。”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说一个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有向上进取的精神...

站得高看得远的立身之道

成语 高瞻远瞩 宁静致远

解释 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后者指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出处 汉·王充《论衡·别通篇》:“夫闭户塞意,不高瞻览者,死人之徒也哉。”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说一个人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有向上进取的精神。这便是古代圣人教导我们,要树立“高瞻远瞩”的立身之道。

清代学者王国维说过,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须经过三种境界:第一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王国维用三句宋词,表达一个成大事者,需要高瞻远瞩,艰苦探索,才能达到“灯火阑珊处”的理想境界。人生诸多事,何尝不是如此?在王国维看来,“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第一境界。有了高度,才有胆识,才会不因挫折失去信心。

对于大自然的认识,东西方学者有很大差异。大自然带给西方学者的是科学发现,是与自然抗争的力量;带给中国士大夫的,是求得心灵上的安顿和精神解脱。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却是一个例外,他相信高瞻远瞩,凡登山,必凌绝顶;凡察水,必穷其源。他登上泰山、华山,要攀登顶峰、绝岭;他在勘探长江时,要追溯源头,直逼唐古拉山探源。在这方面,徐霞客比西方探险家麦哲伦毫不逊色。

富甲天下的清末红顶商人胡雪岩,是个深谋远虑,高瞻远瞩的人。他说过这样的话:“你拥有一省的眼光,可做一省的生意;如果你拥有天下的眼光,可做天下人的生意。”可见一个有成就的人,是一个高瞻远瞩的人,眼光长远的人。

鲁迅先生早年去日本学医,是为了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误诊死去的人。一次他在医学课上看新闻短片,银幕出现中国人被日军砍头的镜头,周围观看的中国人还在为日军拍手叫好。鲁迅受到刺激,意识到靠医学救国行不通,于是弃医从文,用犀利的笔,唤醒千百万思想麻木、懵懵懂懂的劳苦大众。

晚清儒将左宗棠曾泼墨挥毫:“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这平平淡淡24 个字,浓缩了古代文人“既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哲学,也表明左宗棠高瞻远瞩、胸怀远大抱负。

“发上等愿”,看远,才能览物于胸;要有远大抱负,有做大事胆识;

“结中等缘”,看透,才能洞若观火;过普通人生活,做事留有余地;

“享下等福”,看淡,才能超然物外;一杯清茶、一碗淡饭,儿孙齐聚,温饱足矣。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从宽处行”,是说一个人的志向、做人、言行,如同他的“立、坐、行”三种姿态,需要分别落在高处、平处与宽处。也就是说,看问题要高瞻远瞩,做人应低调处事,做事该留有余地,与我们常说的“事不可做尽,势不可用尽,福不可享尽,话不可说尽”是一个道理。

“发上等愿”和“择高处立”是佛家参透人生,普度众生的宏愿。“结中等缘”和“就平处坐”是儒家的安身立命,中庸之道。“享下等福”和“向宽处行”是道家超脱自在,及时行乐的心愿。中国古代人生哲学,博大精深,能融儒、佛、道于一体,奉行“以佛养心,以道养身,以儒治世”的修行处世之道。

清末股肱大臣左宗棠说过:“穷困潦倒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心无旁骛做一件事,要保持平淡之心。”这也是台湾学者南怀瑾推崇的“境界高远,却又立足现实”,体现了超然物外和追求现实的统一。

孔子的爱徒颜渊,对他老师孔子崇敬有加,他曾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这八字成语,其意思是,越仰望,越觉得它的崇高,越钻研,越觉得它的艰深。在《论语·子罕》中曾有这样的记载,颜渊喟然叹道:“孔夫子的道理,越仰望它,越显得高远崇大,越研钻它,越显得坚固无瑕。孔夫子循序诱导我,我想停下也不可能,夫子的道,耸立在我面前,我尽力想追上去,仍难以追上。”这段话,充分表达他对孔子之道的崇敬之意。

翻开史书,我们看不到一个靠高俸养廉培育起来的清官,也看不到因穷困潦倒被迫走上贪腐路的贪官。自605年实行科举起,至1905年废除科举为止,这1300 年间,读书人“踩着儒学做大官,只求贷与帝王家”,做官只求富贵,面向君主,面向权高者,但求走上做官发财路,但王阳明却是例外。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官至兵部主事,因反对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贬谪到贵州龙场当了一名驿丞。龙场驿是一个蛮荒之地,驿丞只是个小得没法再小的九品芝麻官,他手下只管着“驿吏1 人,马23 匹”。

王阳明经历宦海风涛,身处蛮荒之地,陷入深深思考。一天半夜,他忽然有了顿悟,为了寻找答案,他请人替自己做了一副石棺,自己钻进石棺,做一次“死亡体验”。有了这次“死后”复生的亲历,他领悟到什么是生不带来,什么是死不带去,财富是什么,荣利是什么,虚名又是什么,天地恒长,肉身易殒,“死后”的感受显现在蛮荒之地九品小官王阳明的觉醒之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在那生命的驿站里,王阳明留下他自己创立的心学理念。

王阳明经过“龙场悟道”,悟出一条新的“觉民行道”下行路线,就是眼睛往下看,面向民众百姓。贵州龙场非常闭塞,为了让落后风尚得到改良,悟“道”后的王阳明向当地子弟教授文化,传播知识,向民众讲学布道。这个不起眼的龙场之地,因他的传经布道,心学迅速传遍大西南崇山峻岭,而且远播日本、朝鲜等国。

“非淡泊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亮54 岁时,亲手写给他8 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片段。它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也是他对儿子的殷切期望。现在的电视剧都能看到这样一个镜头,无论住家客厅或办公室墙上,都挂着一幅“宁静致远”的条幅,用以渲染主人公的高远情操。宁静不是平淡,更不是平庸,而是一种高深远大的境界。人能进入一个宁静的境界,保持平稳的心态,过着静谧的生活,这才能领悟“宁静致远”的真谛。宁静致远又是官场清廉的一种境界,不少高官能在急流险滩中闯了过来,却在物欲嗜好的小溪里翻了船,为官者也好,寻常人也罢,要守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面对纷繁喧闹的世界,志趣方可高远。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