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1日星期六
首页/成语大全/《宠辱不惊》出处、故事、含义解释

《宠辱不惊》出处、故事、含义解释

宠辱不惊【书证】《老子》:“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新唐书·卢承庆传》:“承庆嘉之曰:‘宠辱不惊’,考中上。”【解释】接受恩宠或羞辱都不惊讶,不在乎。【故事】唐太宗时,有一位负责考核的官吏,名叫卢承庆。他为人正派,办事公道,认真负责。有一次,有一个运粮的官员,在他押解粮船的途中,突然刮起大风,河水掀起巨浪,把好几只粮船掀翻沉没了。卢承庆在考核这...

宠辱不惊

【书证】

《老子》:“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新唐书·卢承庆传》:“承庆嘉之曰:‘宠辱不惊’,考中上。”

【解释】

接受恩宠或羞辱都不惊讶,不在乎。

【故事】

唐太宗时,有一位负责考核的官吏,名叫卢承庆。他为人正派,办事公道,认真负责。

有一次,有一个运粮的官员,在他押解粮船的途中,突然刮起大风,河水掀起巨浪,把好几只粮船掀翻沉没了。卢承庆在考核这个运粮官时,以他沉船失粮的事故,给他打了个“中下”。在告知本人时,这个运粮官十分平静,既没有申辩,也没有表示任何的不满意。由此,卢承庆又想,粮船如遇大风,导致沉没,也不是他个人的力量可以挽救的,全部怪罪他,缺乏公允。于是,把“中下”改为“中中”。当这个运粮官知道后,既没有感谢之意,又无高兴之情,仍然很平静。卢承庆见他这样,非常称赞地说:“好!宠辱不惊,难得难得!”最后,又给他定为“中上”。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