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千钧》出处、故事、含义解释
一发千钧
【书证】
韩愈《与孟尚书书》:“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寝以微灭。”
【解释】
一根头发,系着一千斤重的东西。后来,人们凡是遇到最危险的事情,往往就拿“一发千钧”来形容。也作“千钧一发”。
【故事】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邓州南阳(今河南孟县南)人,他中进士后,曾任监察御史,后因事贬为山阳县令。后又担任刑部侍郎。当时,佛教盛行,从官员到百姓,许多人都信佛,连唐宪宗也笃信佛教。有一次,唐宪宗委派使者去迎接佛骨入朝,要在宫内供奉。韩愈反对唐宪宗这一做法,特地写了《论佛骨表》呈交给宪宗,谏阻此事,因而得罪了皇帝,被贬到潮州去当刺史。他在潮州结识了一个老和尚,由于很谈得来,所以两人来往比较密切,这时有人传言韩愈也相信佛教了。
他的朋友孟郊,当时做着尚书,是最不信奉佛教的,也为此得罪了唐宪宗,被贬谪到吉州去。到了吉州后,他也听到人们传言韩愈已经信起佛来,为此,他特地写了封信去问韩愈。
韩愈接到孟郊的信后,知道因他与和尚往来,才引起别人误会,马上回信向孟郊加以解释。韩愈对当时在朝的一班大臣们信奉佛教、不守儒道、一味拿迷信来迷惑皇帝的做法,大加抨击。他对皇帝疏远贤人,使儒道堕落,颇为愤慨。他在信中写道:“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一发千钧”这个成语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