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9日星期四
首页/成语大全/《降志辱身》出处与含义解释

《降志辱身》出处与含义解释

205.降志辱身语出《论语·微子》。意思是降低自己的意志,屈辱自己的身份,指某人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的人格,是伯夷、叔齐吧!”又说:“柳下惠、少连降低了志向,人格受到了侮辱,虽然他们的言论是合乎伦理之道的,他们的行为是...

205.降志辱身

语出《论语·微子》。意思是降低自己的意志,屈辱自己的身份,指某人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

孔子说:“不降低自己的志向,不辱没自己的人格,是伯夷、叔齐吧!”又说:“柳下惠、少连降低了志向,人格受到了侮辱,虽然他们的言论是合乎伦理之道的,他们的行为是符合大家的心愿的,但也不过如此罢了。”

从孔子说话的内容中可以知道,孔子对伯夷、叔齐是称颂的,但对柳下惠和少连的评价就很勉强。为什么呢?这要从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气说起。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有一些读书人不愿和世道同流合污,就当起了隐士。他们都被认为是志向高洁,确立了一个信念就抱定不放,不肯向现实妥协的人。但这些隐士的品位是有高下的。比如说伯夷、叔齐,由于不满于周武王用武力推翻殷朝的做法,“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而不肯苟且偷生。所以,孔子说他们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是典型的逸民风范。

但也有次一等的情况,比如说柳下惠和少连。我们就说说柳下惠吧。史书上说他三次做审判官,又三次被罢免。当有人劝他离开鲁国时,他却不以为然,还是要坚持下去。在孔子看来,他和少连就没能做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而是降志辱身了,不过,他们的言语合乎法度,行为合乎思虑,具有中正的精神。他们虽然含垢忍辱,但其内心志节还是没有改变的。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