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星期五
首页/成语大全/《众叛亲离》成语故事、释义、典故出处

《众叛亲离》成语故事、释义、典故出处

众叛亲离春秋时期,卫桓公的弟弟州吁,趁送卫桓公到洛阳参加周平王丧礼的机会,把他杀了,自己做了卫国国君。州吁知道自己得位不正,害怕国人反对,便向外挑衅,借助对外用兵的办法转移国人的视线。他拉拢陈国、宋国、蔡国,一起去攻打郑国,围攻郑国都城的东门5天,却没能得手。鲁隐公听说后,问大夫众仲:“州吁这样干,能够成功吗?”众仲回答说:“我只听说过用德行保持国家稳定的,...

众叛亲离

春秋时期,卫桓公的弟弟州吁,趁送卫桓公到洛阳参加周平王丧礼的机会,把他杀了,自己做了卫国国君。

州吁知道自己得位不正,害怕国人反对,便向外挑衅,借助对外用兵的办法转移国人的视线。他拉拢陈国、宋国、蔡国,一起去攻打郑国,围攻郑国都城的东门5天,却没能得手。

鲁隐公听说后,问大夫众仲:“州吁这样干,能够成功吗?”众仲回答说:“我只听说过用德行保持国家稳定的,从来没听说过通过制造混乱能使国家安定的。州吁只知道依仗武力,而又十分残忍。依仗武力就得不到百姓的拥护;为人十分残忍,杀戮无辜,身边就没有亲近的人。这样的政权怎么会长久呢?”

鲁隐公听了点头称是,众仲接着又说:“打仗就像火一样,一味穷兵黩武,而不知道加以收敛和节制,其结果必定是玩火自焚。州吁杀死了国君,残暴地对待百姓,不努力建立美德,反而想通过制造混乱来取得成功,一定不会得逞的。”

卫国老臣石碏的儿子石厚助纣为虐,是州吁的心腹,石碏痛心疾首。后来,他借助陈国的力量,设计把州吁和石厚都杀了。

【成语积累】

【释义】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不得人心。

【典故】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夫州吁阻兵而安忍,阻兵无众,安忍无亲,众叛亲离,难以济矣。”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