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之高阁》【解释、出处、故事】
束之高阁
【解释】
“束之高阁”这则成语原指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楼阁上。比喻放着不用,丢在一旁不管。也比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束:捆扎。阁:楼阁。
【出处】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庾翼传》: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议其任耳。
【故事】
东晋时,有个出身于豪门贵族的名士,名叫殷浩。他从小就喜爱虚无玄妙的老庄之学,读了许多有关玄学的书。殷浩还不到二十岁,就已经相当出名了。
一次,有人问殷浩:“将要赴任当官的人梦见棺木,将要得到钱财的人梦见粪土,这该怎样解释?”殷浩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官职和钱财,本来就是腐臭和粪土之类的东西。所以,得官得钱的人都会梦见这类东西。”殷浩的回答成为当时名士表示清高的名言。从此,人们更加敬重他了,甚至朝廷的一些要员也来向他请教,他也成为有名的玄学家。当时正力图收复北方的大将庾翼,请殷浩出任司马。殷浩自命清高,没有接受。庾翼再次邀请,他仍然拒绝。还有一个叫杜义的名士,与殷浩一样,也很清高,不愿当官为朝廷出力。
庾翼对杜义、殷浩两人很瞧不起,认为他们虽名冠天下,但其实是徒有虚名,不能重用。他常对人说:“杜义、殷浩这类人,只宜把他们像东西那样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楼阁上不去管它。等天下太平了,再考虑让他们出来做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