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9日星期四
首页/成语大全/《宽猛相济》出处、释义、人生智慧案例

《宽猛相济》出处、释义、人生智慧案例

宽猛相济【释义】宽容和严厉相辅相成。多用来指政治措施要宽容和严厉互相弥补。【出处】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左传·昭公二十年》子产,是郑穆公之孙,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郑国为相数十年。他仁厚慈爱、轻财重德、爱民重民,执政期间在政治上有着颇多建树。郑简公元年,子产的父亲公子发率军攻打蔡国,结果大...

宽猛相济

【释义】

宽容和严厉相辅相成。多用来指政治措施要宽容和严厉互相弥补。

【出处】

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左传·昭公二十年》

子产,是郑穆公之孙,春秋时期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郑国为相数十年。他仁厚慈爱、轻财重德、爱民重民,执政期间在政治上有着颇多建树。郑简公元年,子产的父亲公子发率军攻打蔡国,结果大胜,所有人都很高兴,但子产却说:“虽然我们打胜了,可是这样就会导致郑国受到楚国和晋国的夹击,而使郑国饱受战祸。”两年后,公子发在贵族内讧中被杀,郑简公也被劫持,子产则沉着机智,在周密的部署后率家兵在国人的支援下平息了叛乱。

郑简公十二年,公子嘉因专权被杀,子产被立为卿,任少正。简公二十三年,郑国大臣内讧,执政伯有被杀。子产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受到多数人的尊重,后来在显贵首领罕虎的支持下,出任执政。在治理国家方面,子产十分注重策略,一方面,他能够照顾到大贵族的利益,团结依靠多数人的支持;另一方面,对于个别贪暴的贵族,他又能果断地给予严惩,以此维护政府的威信。他不毁乡校,允许国人议论政事,并愿意从中吸取有益的建议;但又不顾舆论反对,强制推行自认为对国家有利的改革。他是守旧的士大夫景仰的人物,但又铸“刑书”,公布成文法典,执行严格统治人民的“猛政”措施,同时也创立加重剥削的“田洫”“丘赋”等新的制度。

子产指出,“众怒难犯,专欲难成”,“求逞于人不可,与人同欲尽济”。大意就是说,治理国家就必须要照顾到多数人的愿望和要求,一意孤行是不会成功的。子产病重期间,曾对他的儿子说:“我死后,你必定会主政。在我看来,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用宽厚的政策使百姓服从,刚猛的政策则能够使百姓畏惧。百姓不敢触犯,也就不会有伤害;而怀柔的政策,百姓容易怠慢,更容易使他们受伤害。这就好比是水与火的道理。火的特点是猛烈,百姓一看见就害怕,所以很少有人死在火里;水的特点是柔弱,百姓轻视而玩弄它,有很多人便死在水里。所以宽厚的政策实施起来是有很大困难的。”

子产去世后,太叔继任郑国执政。在理政过程中,他没有采纳子产的建议,不忍心用严厉的方法施政,郑国因此出现了许多盗贼,他们召集人手常聚集在叫作崔苻的湖沼中。了解到这种情况之后,太叔很是后悔,他对旁人说:“要是我早听他老人家的话,就不会到今天这种地步了。”于是,他派步兵去攻藏身于崔符的盗贼,把他们全杀了,盗贼至此才有所收敛。

【政德启示】

“宽猛相济”是一项传统的治国理政方略。在实践过程中,则主要表现为“德治”与“法治”并用。

对于德治和法治的问题,《论语·为政》篇中记载了这样一段话,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为政者倘若只用政令来教导百姓,用刑罚来惩治他们犯下的错误,他们只会因为怕受刑罚而不犯错,对于自己的行为并没有从内心感到羞耻;但倘若用德行加以引导,用礼制来规范的话,那么老百姓就会有廉耻之心,可以自觉地遵纪守法。孟子也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只用善德的办法,不足以处理国家的政务,而只用严苛的法令,同样不能够达到应有的效果。

因此,对于国家治理来说,要坚持宽猛相济、德法并举,既要加强道德建设,又要重视法治建设。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2016年12月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进行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

作为领导干部,应当充分领会好、实践好这一精神,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既要做好道德建设的带头者、示范者,也要做好法治建设的推动者、组织者,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引领崇德向善、遵纪守法的社会风尚。

文/毛杨柳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