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1日星期六
首页/成语大全/《揠苗助长》出处、释义、人生智慧案例

《揠苗助长》出处、释义、人生智慧案例

揠苗助长【释义】原意指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出处】“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注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公孙丑上》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喜欢拿宋国人作寓言...

揠苗助长

【释义】

原意指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出处】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注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孟子·公孙丑上》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喜欢拿宋国人作寓言、讲故事,除了这个有名的成语外,还有“守株待兔”“野人献曝”“趾高气扬”“盗取天地”等。思想家们喜欢用简单的故事讲深刻的道理,比如说这个“揠苗助长”的故事。

宋国有个人嫌他种的禾苗老是长不高,于是到地里去用手把它们一株一株地拔高,累得气喘吁吁地回家,对他家里人说:“今天可真把我累坏啦!不过,我总算让禾苗一下子就长高了!”他的儿子跑到地里去看,禾苗已经全部死了。天下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人并不占少数。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

【政德启示】

揠苗助长的故事,是我们大家从小就耳熟能详的。故事并不深奥,所表达的道理也是很多人都知道却并不一定能做到的。孟子讲述揠苗助长的故事,是为了论证养浩然之气并不是刻意地去养气。浩然之气,至大至刚,是合乎义和道的。它是日积月累的正义所生长出来的,而不是正义偶然从外而入所取得的。

其实凡事都有规律,强行改变事物的规律,不按规律办事,最后必定一事无成。在工作中,我们有时候也会感觉到,善于把握事物的规律,就能够快速地完成工作,反之,就会把工作搞乱,甚至会带来不好的影响。那些“拍脑袋”决策,就是不按规律办事的典型行为。西南边陲某县有一个旅游文化景观长廊项目,2011年2月完工,总投资额为2.7亿元,孰料在3年之后的2014年5月23日,该项目开始动工拆迁,拆迁补偿费用保守估计3亿元。这项决策明显违背了旅游发展规律,不然不会仅仅三年就去拆除。在这一建一拆之间,将近7个亿的资金花出去了,这样的决策不顾客观事实,不按行业规律,最终伤害的还是百姓的利益。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是个别领导人“拍脑袋决策,拍大腿保证,拍屁股走人”任性施政的地方,每一项决策都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导,遵循大自然规律,遵循经济规律,“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那种不顾客观规律的指挥,是不可能为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的。近几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等方面的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依程序办事是决策科学化的关键,而这也越来越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广泛共识。部分省份开始探索试行决策的流程化以及终身追责制,这样也就能更好地避免在行政决策中出现“揠苗助长”的事情。

文/张娜娜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