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1日星期六
首页/成语大全/《有备无患》出处、释义、人生智慧案例

《有备无患》出处、释义、人生智慧案例

有备无患【释义】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出处】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尚书·说命中》晋国大臣魏绛曾用这个词语来劝谏晋悼公。春秋时,晋悼公当了国君以后,想重振晋国的威名,像他的先祖晋文公一样,称霸诸侯。这时,郑国是一个小国,一会儿和晋结盟,一会儿又归顺楚国。晋悼公很生气,公元562年,他集合了宋、鲁、卫、刘等11国的部队出兵伐郑。郑简公兵败投降,...

有备无患

【释义】

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出处】

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

——《尚书·说命中》

晋国大臣魏绛曾用这个词语来劝谏晋悼公。春秋时,晋悼公当了国君以后,想重振晋国的威名,像他的先祖晋文公一样,称霸诸侯。这时,郑国是一个小国,一会儿和晋结盟,一会儿又归顺楚国。晋悼公很生气,公元562年,他集合了宋、鲁、卫、刘等11国的部队出兵伐郑。郑简公兵败投降,给晋国送去大批礼物,计有兵车一百辆,乐师数名,一批名贵乐器和十六个能歌善舞的女子。晋悼公很高兴,把这些礼物的一半赏赐给魏绛,说:“魏绛,是你劝我跟戎、狄和好,又安定了中原各国;八年来,我们九次召集各国诸侯会盟。现在我们和各国的关系,就像一曲动听的乐曲一样和谐。郑国送来这么多礼物,让我和你同享吧!”魏绛说:“能和狄、戎和好相处,这是我们国家的福气,大王做了中原诸侯的盟主,这是凭您的才能,我出的力是微不足道的。不过,我希望大王在安享快乐的时候,能够多考虑一些国家的未来。《尚书》里说:“在安定的时候,要想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危险;您想到了,就会有所准备,有所准备,就不会发生祸患。’我愿意用这些话来提醒大王!”

【政德启示】

领导干部做到有备无患需要以下三种意识或能力。

一是要有忧患意识。《易经》有云:“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在当前环境下,党员干部的忧患意识必须回归!党作为改革发展的领头雁,如果缺乏忧患意识,对潜在的问题疏而不觉,觉而不警,警而不治,就会导致小祸变大患,甚至积重难返。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党员干部队伍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党员干部如果头脑不清醒,累于盛名,惑于赞歌,困于利益,就会严重影响党的事业。每个党员、领导干部都要把忧患意识常记心间,将其贯穿于党性锻炼和作风修养之中,进而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上。要提高党员领导干部解决复杂矛盾的本领和思想理论水平,增强忧患意识是必经之路。对未来风险和困难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实践中高度警觉,才能做到头脑清醒、精神振奋,拼搏奋发、所向披靡。

二是要有预见力。预见力是对事物发展变化趋势做出推断和预测的能力,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毛泽东同志曾说:“坐在桅杆上,如果什么也看不到,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时,当桅杆刚刚露出时,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掌握它,才叫领导。”预见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未卜先知,更不是胡乱揣测。预见力一方面来自于学习,西方有句谚语:“太阳底下无新事。”事物发展都是有其规律的,抓住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变化发展的大致方向。所以,要加强规律研究和学习,通过信息积累、逻辑推理、思维分析、可行性论证以探究和发掘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从而推出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预见力另一方面来自于实践与历练,空调房里、办公室里培养不出预见力,它是在长期的实践历练和摔打锤炼获得的。

三是要有执行力。执行力是实现决策目标、完成工作任务,把战略和目标转化为现实结果的能力。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一针见血地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一个好的领导不仅应当是科学的决策者,更应当是一个能将既定决策不折不扣付诸落实的坚定执行者。决策一经做出,就要坚定不移、不折不扣、一以贯之地执行。执行需要担当精神,担当能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这样才会在工作中迸发出无限的智慧和力量,才能不畏艰难险阻,不计部门和个人得失,把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执行好、完成好。执行需要制度保障,一方面按照奖优、治庸、罚劣的原则,建立健全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科学的工作绩效评估机制和监督问责机制,充分调动执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要确保各项制度统一、平等和严格地得到遵循和执行,否则制度就将形同虚设。

文/王雪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