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星期五
首页/成语大全/《遵养时晦》出处、释义、人生智慧案例

《遵养时晦》出处、释义、人生智慧案例

遵养时晦【释义】原为赞颂周武王顺应时势,退守待时;后多指暂时隐居,等待时机。【出处】於铄王师,遵养时晦。时纯熙矣,是用大介。我龙受之,蹻蹻(qiāo)王之造。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诗经·周颂·酌》周朝原为商朝地处西陲的一个小属国。文王在位的50年中,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励精图治,以德治国,礼贤下士,使周繁荣兴盛起来。姬发继位后,继续任姜尚为国相,以兄...

遵养时晦

【释义】

原为赞颂周武王顺应时势,退守待时;后多指暂时隐居,等待时机。

【出处】

於铄王师,遵养时晦。时纯熙矣,是用大介。我龙受之,蹻蹻(qiāo)王之造。载用有嗣,实维尔公允师。

——《诗经·周颂·酌》

周朝原为商朝地处西陲的一个小属国。文王在位的50年中,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励精图治,以德治国,礼贤下士,使周繁荣兴盛起来。姬发继位后,继续任姜尚为国相,以兄弟周公、召公为助手,积极筹划灭商的事宜。此时,商朝在暴君纣王统治下,政治上已十分腐败,但军事上仍有较强实力。武王审时度势,率大军抵达黄河南岸的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有800诸侯闻讯赶来参加。人心向周、商纣王孤立无援的形势已形成,诸侯均力劝武王立即向朝歌进军。武王和姜尚则认为时机还不成熟,在军队渡过黄河后便下令全军返回,并以“诸位不知天命”为由告诫大家不要操之过急。

两年后,商纣更加昏庸暴虐,杀王子比干,囚禁箕子,太师疵、少师疆逃离朝歌。商纣王宠幸苏妲己,唯妇人言是听,内部矛盾更加激化。武王认为时机已到,果断决定发兵伐纣,进行灭殷的最后决战。最终在牧野,商军17万人临阵倒戈,引导周军攻打纣王。纣王大败逃入朝歌,登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朝建立。

【政德启示】

与“遵时养晦”意义极为接近的一个成语就是“韬光养晦”。韬光养晦是中华民族传统政治智慧的一个经典表述,本身的含义是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对于个人而言,韬光养晦是一种处世原则,遵时养晦是在这个原则下等待机会、寻找进步的阶梯。这就是要求我们为人处世要低调、谦卑。就是甘愿让对方处在重要的位置,让自己处在次要的位置。易经谦卦说:谦卑是指人因为虚心所以能进入对方的心,被别人接纳。而在沟通时彼此接纳是很重要的,因此谦卑作为一种品格也非常重要。如果你不谦卑,就不能够被别人接纳。不被别人接纳你就无法与别人沟通,无法与别人沟通就什么事也做不好。如果人与人之间能够相互谦卑、互相尊重,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很好,大家团结一致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因此,韬光养晦不只是一种生存策略,也是一种美德。一个甘愿处于次要位置的人,一个谦卑的人,最后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爱戴,这样的人在领导位置上也能好好地服务他人。而一个骄傲的人,一个锋芒毕露的人,常常因为无法接纳他人的意见,从而失去他人的支持,最终常常被降到卑贱的地步。

对于国家而言,韬光养晦是一种生存策略,遵时养晦则是在这个过程中等待时机蓄积力量、破解困局。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邓小平以灵活务实的思想方法,全新的思维方式,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思想。在此方针指导下,我国成功解决了对外关系中的难题,开创了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在当前的国际政治的大背景下,继续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具有深远的时代意义。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韬光养晦、遵时养晦绝不等同于单纯的防守退却或被动应付,而是要有所作为。韬光养晦的目的,是为了争取较长时间的国际和平环境,为国内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服务;而有所作为,为的是促进韬光养晦战略目标的实现。“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战略方针的核心就是“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即首先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邓小平及时指出:“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反复强调要毫不动摇地集中全力搞经济建设,“发展才是硬道理”。为此,在某些国际问题上我们要善于守拙,“扎扎实实干自己的事”。在外交实践中,坚持不称霸、不当头的原则,不谋求势力范围,不搞集团政治,不干涉别国内政。

综上所述,无论是遵时养晦还是韬光养晦都是一种审时度势、主动选择的战略决策,其目的就是为了妥善处理好与之相应的外部环境,充分利用战略机遇发展好自己,为最终的奋斗目标积蓄力量。

文/张瑞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