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0日星期五
首页/成语大全/《不遗余力》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不遗余力》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六、不遗余力【溯源】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虞卿谓赵孝成王曰:‘秦之攻王也,倦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弗攻乎?’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遗馀力矣,必以倦而归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复攻王,王无救矣。”【释义】不留下一点剩余的力量。指把全部的力量都使出来。【故事】战国时,...

六、不遗余力

【溯源】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虞卿谓赵孝成王曰:‘秦之攻王也,倦而归乎?王以其力尚能进,爱王而弗攻乎?’王曰:‘秦之攻我也,不遗馀力矣,必以倦而归也。’虞卿曰:‘秦以其力攻其所不能取,倦而归,王又以其力之所不能取以送之,是助秦自攻也。来年秦复攻王,王无救矣。”

【释义】

不留下一点剩余的力量。指把全部的力量都使出来。

【故事】

战国时,秦国发兵攻打赵国,在长平(今山西省高平市)摆开了战场。赵军抵挡不住秦兵,连连溃败。赵王召来大臣楼昌和虞卿商议对策。赵王说:“长平战事,我们不胜,新近又战死一员都尉。我想再增派军队增援长平,你们的看法如何?”楼昌说:“再增派军队也没有用,我看不如派使者到秦国去求和。不然,我们的军队将会彻底被秦兵消灭。”

但虞卿不同意楼昌的见解。他说:“我看现在不必去求和。大王您说,秦国攻打我们,是不是一定要消灭我们赵国军队呢?”赵王说:“是啊!秦国不遗余力,看来是定要消灭我们才甘心啊!”

虞卿说:“既然如此,请听我的话,先派使者带着宝物去赠送给楚国和魏国。楚王和魏王要是得到了赵国的宝物,一定会高兴地接纳我们的使者。一旦我们的使者进入楚国和魏国,秦王必定会怀疑天下人要联合起来抗秦,因而感到惶恐。那时,和谈就容易进行了。”

可是赵王不以为然,最终没有接受虞卿的意见。不久,赵王派郑朱为特使,到秦国去求和,郑朱走后,赵王又召来虞卿,问道:“我已派郑朱到秦国去和谈,您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呀?”虞卿回答说:“和谈非但不会成功,而且赵国的军队很可能为秦国所灭。因为郑朱是赵国的显贵人物,他到了秦国,秦王以及应侯范雎一定会借机宣扬他们的胜利,天下的诸侯一定会向秦国祝贺。而楚、魏两国会以为我们跟秦国和谈了,也就不会派兵来援助了。在这种情况下向秦国求和,他们的条件一定开得很高,而且不会让步。所以我说,和谈不一定能成功。”果然,郑朱一到秦国,秦王和应侯范雎便借郑朱的到来向天下扬言说他们攻打赵国取得了胜利,而且最终也不肯与赵国和谈。

随后,长平之战爆发,赵国溃不成军,赵都邯郸也被秦兵包围了。结果,赵王割了六座城送给秦国,作为求和的条件,秦兵才解除了对邯郸的围攻。事后,虞卿问赵王说:“秦兵不围困邯郸了,您以为是秦兵疲倦了才撤退的,还是因我们割地给他们才撤退的呢?”

赵王说:“秦国部队攻打我们是不遗余力的,我看也许是因为兵卒疲倦才撤退的吧。”

虞卿说:“是的,秦军攻打自己力不能及的目标,结果搞得疲惫不堪而退兵;可是您又将它力所难及的东西奉送给它,这无疑是帮助敌人来攻击自己呀!我看明年秦国还会再来攻打我们的。到那个时候,我们也许就真的无药可救了。”虞卿一席话,引起了赵王的深思。

【智慧语林】

虞卿确实是一位非常睿智的贤臣,当强大的秦国兵发赵国的时候,虞卿认清了形势,先后两次提出了借助外力的计策。即使是求和也要讲求策略,不能一味满足对方的无理需求,容忍敌人的步步进逼。一个是尽力地攻,一个是用力地守,最终的结局是最尽力的一方会成功。为了成功,可以不顾后路;为了成功,可以不惜牺牲;为了成功,可以不择手段。有时候,成功就是这种“破釜沉舟”情绪激发的结果。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