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8日星期五
首页/成语大全/《民不聊生》典故、今译、智慧解读

《民不聊生》典故、今译、智慧解读

民不聊生《史记·张耳陈余列传》秦朝末年,秦二世昏庸残暴,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各地纷纷举起反抗的义旗,其中,以陈胜、吴广率领的大泽乡农民起义军规模最大。他们打下陈县后,建立了张楚政权,很多人都来投靠他们。有两个义士也前来投奔,一个叫张耳,一个叫陈余,两人都是大梁人,住得相距不远,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陈余从小就喜欢读书,而且特别喜欢到处游玩,曾经到过赵国很多地方,对...

民不聊生

《史记·张耳陈余列传》

秦朝末年,秦二世昏庸残暴,人民生活困苦不堪,各地纷纷举起反抗的义旗,其中,以陈胜、吴广率领的大泽乡农民起义军规模最大。他们打下陈县后,建立了张楚政权,很多人都来投靠他们。有两个义士也前来投奔,一个叫张耳,一个叫陈余,两人都是大梁人,住得相距不远,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陈余从小就喜欢读书,而且特别喜欢到处游玩,曾经到过赵国很多地方,对赵国也非常熟悉。

这时,河南各郡县的百姓因不堪忍受秦朝的苛捐杂税,纷纷杀掉当地官吏,响应陈胜起义。于是,陈胜派吴广为假王,监督诸将,西攻荥阳。吴广出征后,张耳、陈余因为得不到陈胜的重用,也想乘此请战,离开陈县。在经过一番谋划之后,陈余向陈胜献计说:“大王举兵攻打梁楚,志在西讨暴秦,入关建立千秋基业。所以,秦军大多集中在这两地,他们对河北一时难以顾及,我们若突发奇兵攻占赵国,肯定可以一举成功。微臣曾经在赵国住过,熟悉河北地势,并且也结交过一些豪杰,现在愿意领兵请战,出奇兵攻占赵国,既可以牵制秦军,又可以安定赵地人民,这不是一举两得吗?”陈胜听了之后,也觉得这是好计策,但因为陈余是新来归附的,所以还不是很放心,就派遣老部下武臣为将军,张耳、陈余分别担任左右校尉,带领精兵三千,直扑赵地。张耳、陈余因为心中另有打算,也不在乎官职大小,就和武臣一起往北开拔。

这支部队从白马津(今滑县北)渡过黄河北上,打了很多胜仗,沿途民众纷纷响应,队伍很快发展到数万人,连续攻下赵地十多座城池。他们一路上安民护城,很得老百姓拥护,沿路的老百姓一听说是他们来了就纷纷出来迎接。武臣等人借机向老百姓做宣传,揭露秦朝的残暴统治,号召百姓参加义军造反。

他们宣传说:“秦朝实行残暴的统治已经整整十年,我们百姓受的苦已经够多了。他们连年摊派苦役,强征戍卒,残害百姓,弄得财匮力尽,民不聊生……”义军的号召打动了许多贫苦百姓,他们群情激愤,都觉得加入义军反抗暴秦才是自己的出路,所以义军的队伍很快就壮大到了几万人。

赵地的秦朝官员见武臣农民军声势浩大,不敢抵抗,纷纷望风而降,武臣很快就引军进驻邯郸(今河北邯郸西南)。武臣进驻邯郸之后,经张耳、陈余劝说,于公元前209年8月自立为赵王。

【成语今说】

指老百姓无以为生,活不下去。

【智慧语林】

张耳、陈余经过一番谋划,借助陈胜的力量,攻取赵地,占据一方。虽然这样借助外力也是一种成功的手段,但未免有背信弃义之嫌,并不可取。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