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7日星期二
首页/成语大全/《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典故、今译、智慧解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典故、今译、智慧解读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春秋末年,许多诸侯国内部出现了激烈的权力斗争,晋国就是一例。在晋国,国君的力量很弱小,整个国家的权力把持在三家势力强大的大臣手中,他们分别是智氏、韩氏、赵氏。这三家之间也进行各种各样的斗争。一次,晋国的权臣智伯联合大夫韩氏、魏氏的军队准备攻打另一个权臣赵氏。赵氏大夫赵襄子得知这一消息就召集手下谋士商量对策。卿大夫张孟谈认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战国策·赵策一》

春秋末年,许多诸侯国内部出现了激烈的权力斗争,晋国就是一例。在晋国,国君的力量很弱小,整个国家的权力把持在三家势力强大的大臣手中,他们分别是智氏、韩氏、赵氏。这三家之间也进行各种各样的斗争。

一次,晋国的权臣智伯联合大夫韩氏、魏氏的军队准备攻打另一个权臣赵氏。赵氏大夫赵襄子得知这一消息就召集手下谋士商量对策。卿大夫张孟谈认为要想缓解赵国现在所面临的紧张局势,就必须暗中派人联合韩氏和魏氏,向他们陈述利害,说明智伯攻打赵氏只是他计划的第一步,在灭亡赵氏之后,就会想办法把韩氏和魏氏也消灭掉,他们自己也正处在危险的边缘。如果韩、赵、魏能够联合起来对抗智伯,就能粉碎他灭掉三家的计划,解除智伯对他们的威胁。赵襄子采纳了他的计策,派人说服韩氏、魏氏和自己联合。之后在和智伯的战争中,三家的军队大获全胜并且生擒了智伯。

三家大夫取得胜利后,大家都知道是张孟谈的计策,解除了赵氏的危机,十分佩服他。赵襄子想要奖励他,就问他想要什么样的赏赐。谁知就在这个时候张孟谈却提出要离开这里,赵襄子很不理解,也很不高兴,就问他这是为什么。张孟谈说:“凡是要统治天下的人,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够驾驭自己的臣子,不能让臣子的地位、威望比自己还要高。但是经过智伯这件事情,大家都知道我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现在我的名声很大,这样其实是很危险的。我现在要放弃这一切,做一个普通的百姓。因为我看到历史上如果出现臣子和君王的地位不相上下情况的时候,这个国家就会出现不稳定的状况,导致国家发生动乱,或者臣子本身会有危险,这对于国家和臣子个人来说都是不利的。现在的情况是,我声名显赫,权力很大,人们对我也很信服,我的地位和权势已经很高了。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导致国家不稳定的情况就要在我们这里出现了,而我会借鉴前人的经验,指导我的行为,不能因为我的存在而让国家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或者对我个人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我必须离开这里。这对国家和我个人都是有益处的事情。”

赵襄子听了,觉得他说得非常有道理,就接受了张孟谈的辞职。

【成语今说】

师,师表,榜样。不忘记以往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行事的借鉴。

【智慧语林】

晋文公开创霸业,成就了晋国的辉煌。哀公四年(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共灭智氏,三分其地。烈公十九年(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静公二年(公元前376年),韩、赵、魏三国废静公,晋国灭亡。韩、赵、魏之所以能立国,张孟谈功不可没。在大功告成之后,张孟谈又全身而退,不可不称之为智者。“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则典故在时刻提醒着人们不能忘记过去,应该让过去的教训成为今后行事的借鉴。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