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之心灵感悟
《西游记》之心灵感悟
○赫灵华
谈到四大名著,估计大家最熟悉的就是《西游记》了。每到寒暑假的时候,各大电视台的必播剧目一定有《西游记》,它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收视率和重播率最高的一部电视剧。但很多观众只是通过电视剧的方式了解《西游记》,而完整地看过《西游记》这部文学作品原著的朋友就不太多了。事实上,电视剧中的情节和原著的内容还是有很多差异的,我们应从原著的角度来正确解读这部中国最伟大的神魔小说。
翻开《西游记》,全篇第一回,开宗明义,诗曰: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造化,一指自然界的发展繁衍,创造演化;一指命运、运气,造化弄人。会元,指时间,一元分为12会,一会有10800年,一元有129600年。就像一天有12个时辰,一年有12个月一样。功,指功能、功用、力量、变化、作用等。西,是指西方极乐世界;西游,是向西方游走、游历。释厄,就是消除困难、走出困境。这句话的意思是:要想知道人生的真谛、命运的变迁,就得看《西游记》,它会告诉你如何走出困境、排解困惑。《西游记》真的有这么大的功用吗?一部看似斩妖除魔、打打杀杀的神魔小说,又会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慢慢品味其中的奥秘。
一、历经磨砺,方懂珍惜
《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取经的故事。那么,唐僧为什么要取经?取的什么经?取来的经有什么用?很多人会说:唐僧是为了弘扬佛法,是为了学习更高深、更正宗的佛家经典,才去取经的。这其实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大唐高僧玄奘去天竺取经的目的。在《西游记》中,吴承恩设定的唐僧取经并非唐僧的主观意愿,他领命的时候说:“贫僧不才,愿效犬马之劳,与陛下求取真经,祈保我王江山永固。”这说明不是唐僧要去取经,而是帮唐太宗去西天取经。唐太宗取经又是为了什么呢?《西游记》第十、十一回,讲了一个关于唐太宗死而复生、地府还魂的故事,说的是唐太宗被一个龙王的冤魂索命,最后到阎王殿报到去了。在地府,唐太宗看到了当年在玄武门之变中死去的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还有六十四处烟尘、七十二处草寇,那些冤死的鬼魂前来索命,把唐太宗吓得不行。这时,地府的崔判官告诉唐太宗:“陛下到阳间,千万做个水陆大会,超度那无主的冤魂,切勿忘了。若是阴司里无抱怨之声,阳世间方得享太平之庆。凡百不善之处,俱可一一改过,普谕世人为善,管教你后代绵长,江山永固。”因此,唐太宗到地府转了一圈,死而复生之后,大兴水陆法会。而观音菩萨化作老和尚,告诉唐太宗,你们这水陆法会讲的小乘佛法不行,只有大乘佛法才是真经,“可以度亡脱苦,寿身无坏”,“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这正符合唐太宗的内心需求,因此才问谁能前往西天求取真经,唐僧在这个时候挺身而出,接此重任,成为取经人。
但是细想,如果观音菩萨不告诉唐太宗,唐太宗怎么会知道如来那儿有大乘佛法可以消灾解难、祈保江山呢?他又怎么会派唐僧取经呢?那观音菩萨又为什么要指点唐太宗呢?《西游记》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里讲得非常清楚。如来召唤众弟子,说道:“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我待要送上东土,叵耐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谁肯去走一遭来?”观音菩萨道:“弟子不才,愿上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也。”如来见了,心中大喜,道:“别个是也去不得,须是观音尊者,神通广大,方可去得。”这段说明:取经的最初缘由是如来佛祖要传经,但东土众生顽固不化,诽谤真言,不识旨要,怠慢正宗。也就是说,如来想进一步扩大佛法的影响力,但在南赡部洲,在东土大唐,不管是底层老百姓,还是小富小康之人,对佛不仅不感兴趣,还“谤”佛。所以,要到一个没有市场的地方去推广自己的产品,如来深知其中不易,才选中在老百姓中声望最高、知名度最大的观音菩萨去寻找善信。观音觉得如果把一国之君的工作做好了,剩下的任务就迎刃而解了。于是才有了“唐太宗地府还魂”这一幕。我们把所有的关系捋顺一下:如来要传经——观音菩萨接旨寻取经人——唐太宗地府还魂死而复生办水陆法会——陈玄奘当选法会主持——观音菩萨当众显象点化——唐太宗决定求取真经—唐僧接取经重任——收徒降妖历磨难——取回真经方珍重。
如来为什么要如此大费周折,明确表示不能送经,只能让人历经千难险阻前来求取真经呢?因为如来明白一个道理:白给的东西都不会在意、不会重视,只有经历重重困难获取的东西才会分外珍惜。如果他主动给东土送经,在一个不识法门要旨的地方佛经是很难推广的,也达不到如来弘扬佛法的目的。但如果在大唐一国之君唐太宗的大力倡导下,首先获得了官方认证,接着再设置重重艰险,让取经队伍经过九九八十一难,跋山涉水,斩妖除魔,花了一十四年的时间,走了十万八千里才取到经书,回到东土定奉为珍宝,视为圭臬,这才是如来想要看到的效果。而且,唐僧师徒也是在历经磨砺之后,证明了自身的价值,通过自己的努力修得金身正果。
人就是有这种劣根性,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太轻易得到的很多人根本不在乎,因为会觉得反正都不用付出什么代价就能得到,那失去了自然就不会觉得可惜。就像是电视或小说里面,男女主角动人的爱情总是经历了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最后才会有圆满的结局一样。如果一开始就在一起了,又怎么会让你记忆深刻?如果爱情没有明显的阻碍和挫折,没有经历风浪,又怎会感动人呢?就像歌中唱的那样: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只有历经磨砺,才让人分外珍惜。
人生变化万千,遭遇困境也是常态,度厄不是要打垮你,而是要成就你!
二、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何为初心?就是最初的本心,也指事情一开始所抱持的信念。只有时时念着这颗初心,才能坚持到成功的彼岸。
唐僧当年领命西行的时候,在唐太宗面前发下宏誓大愿:“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其实唐太宗也不知道唐僧是否能坚持到最后,因而在举杯践行之时,拾起一撮尘土,弹入酒中。三藏不解其意,太宗笑道:“御弟呵,这一去,到西天,几时可回?”三藏道:“只在三年,径回上国。”太宗道:“日久年深,山遥路远,御弟可进此酒:宁恋本乡一捻土,莫爱他乡万两金。”三藏方悟捻土之意。后来,法门寺众僧议论西天取经之事,唐僧说道:“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对佛设下洪誓大愿,不由我不尽此心。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法轮回转,愿圣主皇图永固。”可以说,唐僧是怀着一颗虔诚而坚定的初心西行取经的。虽然他没有实现和唐王许诺的三年归期,而是花了一十四年才取回真经,反而说明这一路水远山高难走,毒魔恶怪难降,唐僧能够克服私心杂念,抵御风险诱惑,度过困境险厄,实属不易。
《西游记》中看似在写宗教里的修行,实则写的是世俗里的修行。唐僧不畏艰难险阻,战胜困难的这种精神是世俗的,他的成功也是世俗的,得到一个佛果位的封授也是世俗的。其实,早在车迟国过通天河时,唐僧看到虽然河水结冰,但仍有沉没的危险,可此时却有无数人影在河面上匆忙奔走。唐僧问那些在冰上走的人往哪里去,得到的回答是:“河那边乃西梁女国,这起人都是做买卖的。我这边百钱之物,到那边可值万钱;那边百钱之物,到这边亦可值万钱。利重本轻,所以人不顾生死而去。常年家有五七人一船,或十数人一船,漂洋而过。见如今河道冻住,故舍命而步行也。”于是,连一向淡泊高远的三藏法师也不由感叹:“世间事惟名利最重。似他为利的,舍死忘生,我弟子奉旨全忠,也只是为名,与他能差几何!”是啊,就连大唐高僧和他的徒弟们也是为名利而来。正如《史记》中所说的那样:“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所谓初心,并非没有目的性,它是一份信念、一份坚持、一份执着、一份担当。当年观音菩萨许诺:肯去西天拜佛求经者,求正果金身。这也是唐僧取经的一个重要原因。四个徒弟的取经目的更是非常明确。观音菩萨一个一个做了思想工作,对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苦不堪言的悟空说:“待我到了东土大唐国寻一个取经的人来,教他救你。你可跟他做个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门,再修正果,如何?”大圣声声道:“愿去!愿去!”观音又对贬入凡间托生为猪的八戒说道:“人有善愿,天必从之。汝若肯皈依正果,自有养身之处……我领了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你可跟他做个徒弟,往西天走一遭来,将功折罪,管教你脱离灾瘴。”八戒满口道:“愿随!愿随!”又找到经受飞剑穿心之苦、靠吃人度日的沙和尚说道:“你在天有罪,既贬下来,今又这等伤生,正所谓罪上加罪。我今领了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你何不入我门来,皈依善果,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经?我教飞剑不来穿你。那时节功成免罪,复你本职,心下如何?”沙和尚道:“我愿皈依正果。”观音更是救下了触犯天条、不日遭诛的小白龙,给唐僧做个脚力。小白龙叩头拜谢活命之恩,听从菩萨使唤。观音很顺利地给唐僧找了四个曾经犯错的罪人当徒弟,并许下诺言:只要护送唐僧到了西天,求取真经,即可将功折过,修得正果。这对于四个犯人而言,保佑唐僧取经成功就算完成使命,这是唯一洗脱罪名、重新做人的好出路。所以,他们四个西行的初心也是非常简单的,那就是完成一件菩萨交代的任务,成就功名。
唐僧和四个徒弟,他们的初心是更现实的,更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的。唐僧的修行就是在取经路上克服种种困难,徒弟的修行就是帮助师傅完成取经重任。这种世俗的修行其实和我们大家一样,坚定信念,朝着目标前进。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因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句话还有下一句,那就是“初心易得,始终难守”。
每个人在人生路上都有或多或少偏离内心的时候,或被金钱的物欲所左右,或被男女的情欲所羁绊,或被性格的执拗所阻滞,或被权势的名利所蒙蔽。《西游记》中也向我们昭示了太多的欲望,唐僧师徒整个取经路上,也是围绕初心和欲望斗争的过程。唐僧拒绝了西凉女国国主招为夫婿、高登宝位、即位称君的美意;抵御了蝎子精、玉兔公主、老鼠精、杏仙等妖精的貌美如花、花言巧语的色诱。孙悟空保护唐僧西行第一站就打死了六个强盗,分别是眼看喜、耳听怒、鼻嗅爱、舌尝思、意见欲、身本忧,其实就是“六根”,说明六根清净是取经之本。猪八戒虽不能戒掉贪吃好色的欲望,但也要压制欲望,坚守信念。虽然欲望是不可能彻底消失的,但面对欲望,要有“度”。所谓:“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修行本不苦,苦的是我们的欲望太多,执着太深;人心本不累,累的是所求太多,放不下的太多。
三、有舍有得,方可平衡
唐僧师徒历尽千辛万苦到达灵山,在领取真经的时候,负责传经的阿傩、伽叶索要人事。第一次没有给人事,所以传了无字的白本;第二次将唐王所赠的紫金钵盂送给二位尊者,才取了有字真经。因为是唐太宗要取经,所以这个人事由唐太宗来出,也是理所应当的。就像佛祖说的那样:“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其实,无字真经和有字真经都是真经,能否学懂,是要看个人的修为造化,无字真经要靠“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字真经是为了唐太宗祈保江山永固而取的,所以他要付出人事,也就是说还没有达到至上的境界,那就必须有礼物来疏通,才能使有字真经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对于世俗的人而言,要明白舍与得的道理: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欲学有得,先学施舍。豁达的人懂得超脱,真情的人懂得牺牲,幸福的人懂得放弃,智慧的人懂得得失。舍弃一部分,才有可能拥有另一部分。生活并非只需要一部分,而是需要各个部分互相协调,就要有所取舍,方可平衡。
有的人为了得到事业上的成功,放弃了亲情、爱情,还有自己的健康。但当他如愿成功之后,很可能会后悔,因为他觉得自己失去了比事业更重要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大多是不能再次拥有的。人生,往往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会越多。得到了满满的财富,失去了心灵的自由;得到了虚荣的名利,失去了生活的本真。有一天,我们幡然醒悟: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从前不认为是“得”的东西,回头看看,恰恰不该舍;从前认为不能“舍”的东西,现在想想,舍又何妨?而此时,那已经失去的,却难以再得到了。卡耐基说:我们在生活中获得的快乐,并不在于我们身处何方,也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更不在于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而只在于我们的心灵所达到的境界。
再说唐僧师徒取到有字真经后,遭遇第八十一难:通天河遇鼋湿经书。由于师徒忘记给通天河的老鼋问何时可得人身之事,老鼋一气之下将他四众连马并经,一起翻入河中,所有的经书都被水浸湿了。无奈之下,只好到岸边石头上晒经。不期石上把《佛本行经》沾住了几卷,将经尾沾破了,所以至今本行经不全,晒经石上尤有字迹。当时唐僧非常懊恼:“是我们怠慢了,不曾看顾得!”孙悟空却笑道:“不在此!不在此!盖天地不全,这经原是全全的,今沾破了,乃是应不全之奥妙也,岂人力所能与耶!”是啊,斗战胜佛的悟空已经认识到:天地本不全,万物皆有缺。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但还是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正所谓,世间难有完美的事,就像苏东坡在《水调歌头》中写的那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人生没有所谓的完美,正因为有缺憾,才会给我们更多的动力和激情,让我们努力去接近完美;正因为有舍去,才会给我们更多的希望和坚守,让我们珍惜当下所得。学会平衡,平衡得与失、全与残、胜与败、因与果。所有的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所有的遗憾,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圆满。
四、扫除心魔,方能胜己
《西游记》中第五十六回到五十八回写的是“真假美猴王”这个桥段,这是西游故事中非常精彩的部分。两个猴子,不但长相一样,本事也一样,分不出胜负。托塔李天王用照妖镜照不出真假,观音菩萨用紧箍咒试不出真伪,阎罗殿谛听看出来但不敢说。最后闹到了如来跟前,如来佛祖道出了六耳猕猴的真身,并且用金钵盂罩住,被孙悟空劈头一棒打死。难道真有六耳猕猴的存在吗?这就是如来的一个说辞,“真假美猴王”其实就是孙悟空变了一个自己出来。起因是孙悟空打死了很多强盗,唐僧把所有责任都推到悟空身上,又念紧箍咒赶悟空走,悟空很委屈,觉得:“这和尚负了我心。”最后悟空发怒了,终于撕破脸皮反了目:“你这狠心的泼秃!十分贱我!”一棒子把唐僧打晕在地,扬长而去。虽然孙悟空冒充妖怪把唐僧暴打一顿,出了一口恶气。但他这点儿分身术的把戏,又怎能瞒得过如来佛?在他还没到灵山之前,如来就已经对大众说了:“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竞斗而来也。”其实就是猴子自己生了二心,一个真心向佛的悟空和一个不真心向佛的悟空,是自己的两种意志在相互争斗,或者说是自我矛盾的体现:既有对唐僧的忠,因为是他从五行山下救出自己的;又有对唐僧的恨,恨他不明事理、爱憎不分。六耳猕猴代表了孙悟空的矛盾心理,如果自己不能战胜自己,就连观音大士、玉皇大帝也帮不上忙。既然生出了二心,就必须除掉第二颗心,大圣为了表明态度,把代表自己不忠的孙悟空打死了。只有打消二心,一心一意,才能取得成功。在“真假美猴王”之后,悟空和唐僧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悟空也坚定了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的信念,这正是修行人必须经历的过程。
有人说,《西游记》看似打妖除怪的故事,其实是引领我们在人生路上不断克服内心、战胜心魔,最终取得真经、成就人生的历程。孙悟空也被看作是人的“心”,在书中也管他叫“心猿”。他学艺的地方是“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灵台是心灵的台阶,方寸是心灵之地,斜月三星就是“心”字。他一个筋斗就是十万八千里,也就是心的一个念头而已。孙悟空有一颗躁动不安、向往自由,于天堂地狱、善恶之间自由穿梭的心。取经路上,面对一个个心魔幻化的妖怪,面对唐僧不辨真假的“道昧之心”,面对八戒、沙僧不肯说情的“嫉妒之心”,面对师徒兄弟之间的“猜忌之心”,面对自己的“好胜之心”“虚荣之心”……只有控制心魔,战胜心魔,扫除心魔,才能心猿归正,明心见性。所以当孙悟空修成正果之时,代表“定心真言”的紧箍咒自然就消失了。西游故事的精彩恰恰是每个人面对未知的长路,不禁要怀疑自己,怀疑身边的人,甚至怀疑目标本身的时候,要用强大的内心来克服自身的心魔,打败别人的猜忌,又要齐心合力对抗外界的艰难险阻。
《道德经》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了解他人,就是智慧的人;能够了解自己,就是高明的人;能够战胜他人,是有力量的人;能够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者。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在面对妖魔鬼怪的时候毫不畏惧,在面对天兵天将的时候也愈战愈勇,不管是天庭还是地府,他都闹了个遍,所有的对手他都不放在眼里,但是面对自己的内心,却还是困惑、彷徨、煎熬。所以,自己才是最大的敌人。战胜对手,只是赛场的赢家;战胜自己,才是命运的强者。
一部《西游记》,虽然是神魔小说,但毕竟都是“人间幻象”。它就像一面镜子,折射着真实人间的炎凉冷暖,折射着现实社会的千奇百怪,折射着芸芸众生的苦辣酸甜。读着读着,它又似乎成了一碗心灵鸡汤,历久弥新,常读常新。最后,还是送给大家《西游记》开篇的那句话: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
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https://www.shiwenxuan.com/china-wenshi/20230416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