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9日星期六
首页/文史百科/《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赏析、集评

《归去来兮辞(并序)》原文、赏析、集评

归去来兮辞(并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1 盈室,缾2 无储粟,生生所资3,未见其术4​‍‌‍​‍‌‍‌‍​‍​‍‌‍​‍‌‍​‍​‍‌‍​‍‌​‍​‍​‍‌‍​‍​‍​...

归去来兮辞(并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1 盈室,缾2 无储粟,生生所资3,未见其术4​‍‌‍​‍‌‍‌‍​‍​‍‌‍​‍‌‍​‍​‍‌‍​‍‌​‍​‍​‍‌‍​‍​‍​‍‌‍‌‍‌‍‌‍​‍‌‍​‍​​‍​‍​‍​‍​‍​‍​‍‌‍​‍‌‍​‍‌‍‌‍‌‍​。亲故多劝余为长吏5,脱然有怀6,求之靡途7​‍‌‍​‍‌‍‌‍​‍​‍‌‍​‍‌‍​‍​‍‌‍​‍‌​‍​‍​‍‌‍​‍​‍​‍‌‍‌‍‌‍‌‍​‍‌‍​‍​​‍​‍​‍​‍​‍​‍​‍‌‍​‍‌‍​‍‌‍‌‍‌‍​。会有四方之事8,诸侯以惠爱为德9,家叔10 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11,心惮远役12。彭泽去家百里,公田13 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14,非矫厉15 所得;饥冻虽切16,违己交病17。尝从人事18,皆口腹自役19。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20,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1 丧于武昌,情在骏奔2,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3。乙巳岁十一月 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4 !悟已往之不谏5,知来者之可追6,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 非。舟摇摇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7。乃瞻衡宇8,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9 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10 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11,审容膝之易安12。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13 以流憩14,时矫15首而遐观16。云无心以出岫17,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18,抚孤松而盘 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19 ?悦亲戚之情话1,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2。或命巾车3,或棹4 孤舟,既窈窕5 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7。

已矣乎8!寓形宇内复几时9,曷不委心任去留10?胡为遑遑欲何之11?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12。怀良辰以孤往13,或植杖而耘耔14。登东皋以舒啸15,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16,乐夫天命复奚 疑?

说明

这是陶渊明在其人生的最重大转折时所作的一篇赋体散文,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见于《文选》卷四十 五。

作者在此文中检讨了自己“以口腹自役”而违心做官的“昨非”,决心回归心中纯朴的大自然,在清贫而自食其力的耕读生活中,守住心灵的洁净与自我的尊严。当一个人认为唯有自然才能使自己的人格完美时,他就只能并且必须把追求自然当作唯一的生活理想,倘若他不这么做,他就应该受到鄙视。陶渊明之所以千百年来被人们所敬爱,恰恰是因为他的人格理想表现为绝不媚俗以求富贵,绝不放弃自己所爱的生活方式而换取舒适和安 逸。

这篇辞别官场的宣言写得很有激情,语言富于韵律,工整对仗,同时又非常自然轻快,奔流晓畅。读起来真能体会到作者喊出“归去来兮”时的一身轻松。

集评

(宋)欧阳修曰: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 已。

—— 元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五引

(宋)苏轼曰:俗传书生入官库,见钱不识。或怪而问之,生曰:“固知其为钱,但怪其不在纸裹中耳。”予偶读渊明《归去来辞》云:“幼稚盈室,缾无储粟。”乃知俗传言而有证。使缾有储粟,亦甚微矣。此翁平生只于缾中见粟也 耶!

——《 东坡题跋》卷一《书陶渊明归去来序》

(宋)叶梦得云:“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此渊明出处大节,非胸中实有此境,不能为此言 也​‍‌‍​‍‌‍‌‍​‍​‍‌‍​‍‌‍​‍​‍‌‍​‍‌​‍​‍​‍‌‍​‍​‍​‍‌‍‌‍‌‍‌‍​‍‌‍​‍​​‍​‍​‍​‍​‍​‍​‍‌‍​‍‌‍​‍‌‍‌‍‌‍​。

——《 避暑录话》卷上

(宋)陈知柔云:陶渊明罢彭泽令,赋《归去来》,而自命曰辞。迨今人歌之,顿挫抑扬,自协声律。盖其词高甚,晋、宋而下,欲追蹑之不能。汉武帝《秋风辞》,尽蹈袭《楚辞》,未甚敷畅。《归去来》则自出机杼,所谓无首无尾,无终无始,前非歌而后非辞,欲断而复续,将作而遽止,谓洞庭钧天而不淡,谓霓裳羽衣而不绮,此其所以超然乎先秦之世,而与之同轨者 也。

——《 休斋诗话》

(宋)许云:陶彭泽《归去来辞》云:“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是此老悟道处,若人能用此句,出处有余裕 也。

——《 彦周诗话》

(宋)李格非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 痕。

—— 元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五引

(金)王若虚云:凡为文有遥想而言之者,有追忆而言之者,各有定所,不可乱也。《归去来辞》将归而赋耳,既归之事,当想象而言之。今自问途而下,皆追录之语,其于畦径,无乃窒乎!“已矣乎”云者,所以总括而为断也,不宜更及耘耔啸咏之事。

又云:《归去来辞》本自一篇自然真率文字,后人模拟已自不宜,况可次其韵乎?次韵则牵合而不类 矣。

——《 滹南遗老集》卷三十四《文辨》

(元)吴师道云:陶公《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下复云:“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系松于径荒景翳之下,其意可知矣。又好言孤松,如“冬岭秀孤松”,如“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下云“连林人不见,独树众乃奇”,皆以自况也。人但知陶翁爱菊而已,不知此 也。

——《 吴礼部诗话》

(明)郎瑛云:朱文公云:《归去》一篇词义夷旷萧散,虽托楚声,而无尤怨切蹙之病。实用赋义,而中亦兼比。此千古之确论矣。又曰:首云“归去来兮”中又云“归去来兮”了无端绪,疑为二篇。此文公或一时未尽看破也。李格非所谓“沛然肺腑中流出,彼何较其端绪首尾”者耶?余细观之,亦有端绪:共有五段,每段换韵,自然纯古,人不觉之。所谓“拟洞庭钧天而不淡、《霓裳羽衣》而不绮”者 也。

——《 七修类稿》卷三十

(明)孙月峰云:风格亦本“楚骚”。但“骚”侈此约,“骚”华此实。其妙处乃在无一语非真境,而语却无一字不琢炼,总之成一种冲泊趣味,虽不是文章当行,要可称逸 品。

—— 孙月峰评、闵齐华注《文选》卷十三

(清)金圣叹云:凡看古人长文,莫以其汪洋一篇便阁过。古人长文,皆积短文所成耳,即如此辞本不长,然皆是四句一段。试只逐段读之,便知其逐段各自入妙。古人自来无长文能妙者。长文之妙,正妙于中间逐段、逐段纯作短文耳。又云:(首解)看他“胡”字、“奚”字,一片自怨自艾。固知古来高人,亦无纵心之事。又云:(末二解)既不为官,亦不为仙,得日过日,快然自足 也。

——《 金圣叹批才子古文》

(清)林云铭曰:陶元亮作令彭泽,不为五斗米折腰,竟成千秋佳话……盖元亮生于晋祚将移之时,世道人心,皆不可问,而气节学术,无所用之,徒劳何益。五斗折腰之说,有托而逃,犹张翰因秋风而思莼鲈,断非为馋口垂涎起见。故于词内前半段以“心为形役”一语,后半段以“世与我遗”一句,微见其意 也。

——《 古文析义初编》卷四

(清)伍涵芬:陶元亮《归去来辞》,一种旷情逸致,令人反复吟咏,翩然欲仙,然尤妙于“息交绝游”一句。下即接云:“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若无此两句,不将是孤僻一流,同于槁木 乎?

——《 读书乐趣》卷三

(清)方熊曰:洵佳作,流宕萦回,其音和易,然生动之致,独得灵均、长卿之风,修辞者不及 也。

——《 评陶靖节集》卷五

(清)吴淇曰:通篇以“觉今是而昨非”为主,“田园”二字,作两大柱。首二句唤起一篇之势,最有力。一行作吏,田园便芜,固是实赋,然亦有朝廷不治之意,此《归去来》之缘起也。然昨非只有“心为形役”一句,而通篇俱说今是。是非既辨,便当勇退,不须徘徊惆怅,此《归去来》之根本 也。

——《 选诗定论》

(清)黄本骥曰:陶公胸怀澹远,妙处尚在文字之外。《归去来辞》直是曾点沂水春风一段注脚,即谓之超越秦、汉,上接《风》、《骚》可 也。

——《 痴学》卷五《读文笔得》

(清)吴蔚文曰:晋时如茂先、太冲、二陆、三张、两潘、景纯、束皙,虽称巨擘,然不免以博溺心,以文减质,惟渊明之《归去来兮辞》气体洒脱,千古不 刊。

——《 古学记问录·文章》

(清)吴梯曰: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字字如肺肝出,遂高步晋人之 上​‍‌‍​‍‌‍‌‍​‍​‍‌‍​‍‌‍​‍​‍‌‍​‍‌​‍​‍​‍‌‍​‍​‍​‍‌‍‌‍‌‍‌‍​‍‌‍​‍​​‍​‍​‍​‍​‍​‍​‍‌‍​‍‌‍​‍‌‍‌‍‌‍​。

——《 巾箱拾羽》卷十三

(清)毛庆蕃曰:素怀洒落,逸气流行,字字寰中,字字尘 外。

——《 古文学余》卷二十六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