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3日星期三
首页/文史百科/《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

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成祖诏令翰林侍读学士解缙等主持编写工作,要求他们把“散载诸书”中的古今事物,分类搜辑,编成一书,以便皇帝随时披览。经过四年的通力合作,永乐五年(1407年),书稿完成,成祖为之题名为《永乐大典》,并亲自撰写序言。全书正文共22877卷,凡例、目录60卷,装订成11095册,计3.7亿多字。辑录先秦至明初书籍七八千种,天文地理、人事...

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成祖诏令翰林侍读学士解缙等主持编写工作,要求他们把“散载诸书”中的古今事物,分类搜辑,编成一书,以便皇帝随时披览。经过四年的通力合作,永乐五年(1407年),书稿完成,成祖为之题名为《永乐大典》,并亲自撰写序言。全书正文共22877卷,凡例、目录60卷,装订成11095册,计3.7亿多字。辑录先秦至明初书籍七八千种,天文地理、人事名物,无所不包。《永乐大典》修成之后,因卷帙浩大,未能刊印,原抄本最初藏在南京文渊阁,迁都北京后,随之北移,藏于宫中文楼。嘉靖年间,宫中失火,《永乐大典》得以幸免。为防不测,嘉靖、隆庆年间,又誊录副本一部。入清以后,副本也渐散失。清乾隆年间,为编辑《四库全书》,曾从《永乐大典》副本中辑出佚书五百多种。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副本遭到空前浩劫,有的被焚毁,有的被劫掠,劫后幸存于国内者已寥寥无几。最后仅存64册,存入国家图书馆。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