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而延续至元、明、清,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隋文帝为废除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员;炀帝时置进士科,允许普通士人应考。唐代于进士科外,又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为常科;而由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为制科;武则天时又增置武举。诸科中以进士科最为重要。至宋代,确立了殿试制度,使科举三级考试制...
科举制度创始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而延续至元、明、清,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隋文帝为废除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开始用分科考试办法选拔官员;炀帝时置进士科,允许普通士人应考。唐代于进士科外,又置秀才、明法、明书、明算诸科,为常科;而由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为制科;武则天时又增置武举。诸科中以进士科最为重要。至宋代,确立了殿试制度,使科举三级考试制度得以完备。宋以后,只有进士一科。为防止应试者及考官舞弊,历代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防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考试内容,唐代主要是诗赋和帖经;宋代主要是诗赋、经义、论、策;而明、清则以《四书》《五经》为主。考试文体用八股文。唐代进士及第后,须经吏部考试合格后方可授官;宋代进士一至四甲可直接授官;明、清进士则均可直接授官。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但也有不少消极作用,这在清代后期尤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