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实行科举制度
1147年,仁宗为适应西夏封建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为巩固皇权,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于八月“策举人,立唱名法,复设童子科,于是取士日甚”(《西夏书事》卷36)。西夏开始正式仿宋朝制度实行科举取士制度。
正式实行科举制度以前,是通过“蕃学”选拔人才的,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科举取士的性质。但由于以党项为主体的西夏国家原有文化基础落后,又无培养教育人才的学校,因而科举制实行的基础不存在。
随着儒学日益发展,到仁宗时期,西夏儒学进入鼎盛时期,仁宗于1144~1145年,在全国普遍设立学校。全国各州县均设“小学”;宗室子弟则进入“宫学”;在兴庆府设立培养高级儒学人才的“大汉太学”。儒家学说的传播发展为两夏推行科举制度奠定了基础。
仁宗实现科举取士制度后,把科举取士制度化,不论党项人、汉人或宗室贵族,都必须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神宗遵顼由宗室“策士”而步入最高统治地位。献宗德旺在兵临城下国之将亡时仍要“策士”,甚至宗室李桢随父到金国避乱仍不忘“应经童试”,可见科举取士在当时的重要性。西夏1161年设翰林院,许多有名的翰林学士均是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的。科举制度在西夏后期实行了80多年(1147~1227年),深入人心。
但是,仿效宋朝建立科举制度,并未达到统治者希望巩固皇权和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目的,反而由于科举制度而产生了官僚政治上的种种弊端,如冗官、朋党、吏治腐败等,致使政治统治效力下降,令西夏加速走向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