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行帝师制
元代之前有国师而无帝师,元亡帝师制度便随即中止,故帝师制度便成了佛教史上的一个特例。元代帝师之号并非仅出于对藏僧大德的尊敬,而是基于治藏的政治需要,帝师制度开了西藏地方政教合一体例的先河,元朝政府任命的帝师既是全国最高的宗教领袖,又是藏区军政首脑,统管藏区一切事务。1258年,忽必烈召集僧道两教高士辩论《老子化胡经》真伪。18岁的八思巴作为释教首席代表舌战众...
元代之前有国师而无帝师,元亡帝师制度便随即中止,故帝师制度便成了佛教史上的一个特例。元代帝师之号并非仅出于对藏僧大德的尊敬,而是基于治藏的政治需要,帝师制度开了西藏地方政教合一体例的先河,元朝政府任命的帝师既是全国最高的宗教领袖,又是藏区军政首脑,统管藏区一切事务。1258年,忽必烈召集僧道两教高士辩论《老子化胡经》真伪。18岁的八思巴作为释教首席代表舌战众道士,迫使17名道士服输削发为僧,一些道观改为佛寺。八思巴成为元代第一位帝师,是藏传佛教萨斯迦派的重要领袖。八思巴以后,元代还任命了13位帝师,历代帝师都出于萨斯迦昆式家族,采用叔侄相承、兄终弟及的传承制度。唯一例外的是萨斯迦系非昆氏家族的胆巴,生前受世祖、成宗、仁宗的赏识和重用,死后被追谥帝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