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翠(人物事迹_文学形象研究)
翠翠,是沈从文一九三四年的中篇小说《边城》中的主人公。
翠翠生活在湘西边境一个名叫茶峒的小山城。她和外祖父相依为命,靠摆渡为生。翠翠的身世十分悲怆,她一生下来就失去父母。她的母亲是老船工的独生女,十七年前同一个茶峒屯防军人唱歌相熟,相爱后怀孕又未能结婚。那个军人只好服毒自杀,而老船工的女儿在生下孩子后也跟着殉情。翠翠由老船工一手抚养成人。因为碧溪岨这个地方“两岸多竹篁,翠色逼人”,老船工给他可怜的孙女“拾取了一个近身的名字,叫作‘翠翠’”。
茶峒的环境优美淳厚。细竹深翠,桃杏花里,似“牧歌”境界。民性诚实淳朴,安分乐生,似“平和”世界,真是“无一地无一时不使人神往倾心”。在这山水美、人心好的环境中生活,翠翠好似一株刚出土的翠竹, “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她的神态轻柔而健康,她的心灵像水晶般圣洁、晶莹而透亮。在日常劳作中,她勤劳真诚,乐于助人,整日伴着外祖父,争着作渡船夫,“一切皆淄刷在行,从不误事”,绝不收别人的摆渡钱。祖孙二人,尽心尽职,重义轻利,自有生活的情趣。
随着翠翠的长大,她的爱情生活激起了涟漪。两年前在端午节赛龙舟和比捉鸭的活动中,翠翠与船总顺顺的第二个儿子傩送相遇,一见钟情。傩送派人将翠翠送回家, “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少女的心田萌动了神秘而又甜蜜的爱情,以后傩送的身影时时萦绕盘旋在她的脑海中。而上一年的端午节傩送的哥哥天保也认识了翠翠,将捉到的鸭子送给翠翠,以后又对老船工流露出对翠翠的爱慕之情。
天保,傩送兄弟俩都爱着翠翠。这时中寨王团总又有心与船总顺顺家结亲,并在河边建了一座碾坊,作为女儿的嫁妆。但天保、傩送都不要“碾坊”而要“渡船”。在这一年端午节,天保向老船工暗示了对翠翠的爱心,以后又走“车路”请杨马兵作保山来提亲;傩送则热情邀请翠翠来自家的吊脚楼观看龙船竞渡。翠翠追求爱情是庄重。自尊和忠诚的。她早已把心中萌育的爱情的蓓蕾悄悄地献给傩送。但为天保的提亲,外祖父的关心,她也常忧愁烦恼,陷入苦闷之中。当天保、傩送互相知道对方的心事后,傩送愿为天保走“马路”,站在对溪的高崖上唱三年六个月的情歌,把翠翠的心儿唱软,让天保获得幸福,天保提议两人轮流唱,来一个竟赛,从而决定爱情的命运。
翠翠的爱心早已和傩送联结在一起。在一个月亮的夜晚,翠翠被傩送传情动人的歌声陶醉了。她做了一个富有诗意,美丽轻柔的梦:“梦中的灵魂为一种美妙的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地在各处飘着,上了白塔,下了菜园,到了船上,又复飞窜过对山悬崖半腰——去作什么呢?摘虎耳草! 白日里拉船时,她仰头望着崖上那些肥大虎耳草已极熟悉。崖壁三五丈高,平时攀折不到手,这时节却可以选顶大的叶子作伞。”这优美缠绵的半夜歌声和飘逸超尘的虚幻梦境的迭合,显露了她快乐幸福,沉醉奋发的心态。这是翠翠爱的心灵的展示和记录,也是美的品格、真的情操的自然流露。
翠翠在对崇高爱情的追求中,发生了一个又一个不幸的事件。兄弟俩求爱的情歌并没有继续唱下去。天保自觉唱歌不如傩送,自动退让,第二天便离开茶峒,驾着家里一只新油的船,远离家乡,不幸在茨滩遇难,从此永无音信。傩送为天保遭难,十分悲痛,无心再唱情歌,亲往下河打捞哥哥遗体,一无所获。他返里后得不到翠翠理会,又被逼着接受那座“碾坊”。他怀着对翠翠的爱,睹气下行到桃源去了。老船工明白翠翠的爱心,向船总顺顺打听消息,一心想促成翠翠与傩送的婚事,反遭顺顺的冷淡,心情沉重。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白塔倒塌,老船工溘然长逝。
翠翠孤身一人,冬去春来,带着心酸和悲哀,执着地守在渡口,永远的等待。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在等待中,她对傩送的爱情忠贞不渝、矢志不变。她把爱情深深地埋在心底,等待“那个在月下唱歌,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在这里翠翠的形象已经升华为一种道德美、爱情美和人性美的象征。
翠翠这个人物的塑造,寄寓了作者的人生理想也表现了作者独特的构思。传统的湘西风情,是创造人物的土壤。作者曾感受过湘西边境“人生感情的素朴,观念的单纯,以及环境的牧歌性”。而他在创作《边城》时, “农村社会所保有的那点正直朴素人情美,几乎快要消失无余,代替而来的却是近二十年实际社会培养成功的一种唯实唯利庸俗人生观”。因而作者在构思时痛感现实的堕落,但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采取了现代浪漫主义所常用的“回到古代,回到自然”的方式,美化远方异域“朴实”、“善良”的人际关系, 来寄寓作者的人生理想。但这和过去的浪漫主义又有所不同。作者是在写实的描写中,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深入发掘这些普通人的命运,把她看作是美的理想的化身,揭示健康、纯真、正直、无私的人性。并寄希望用自然美、劳动美和爱情美来“重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构筑起一个理想化世界,去战胜现实的丑恶。
在艺术表现上也独具特色。湘西古朴的生活方式,淳厚的民俗民风,优美的人物性格,与作者象征抒情手段,独特的美学追求相融合,构成清新、恬淡的艺术气氛。作者对湘西边境传神的风景画和风俗画的描写,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那傍山依水风景如画的描写,那龙舟竞赛热闹场景的描写,那古朴淳厚的人际关系的描写,不仅让人们看到了楚文化的余韵,而更重要的是将这些作为“人事”背景,抒写了人性美和人情美。作者在美学追求上将景物描写和人物心态描写相结合,创造出情景交融的意境。在整个描写中还不时运用象征的抒情手段,构成独造的氛围。如翠翠的飘逸而美好的梦,象征着温馨的爱情之花。又如河边白塔的倒塌和重造,寓意古老生活的崩溃,暗示着理想和希望。翠翠是个浑沌未凿的纯情姑娘,她的微妙而隐秘的内心世界,作家主要是不诉诸静态的描绘,而是透过人物的音容笑貌、神态动作,给予贴体入微的展开。 《边城》在这一方面的成功,为作家赢来了特殊的声誉。
沈从文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在国外享有盛誉。他从一九二四年仅小说创作有短篇二百余篇,中长篇十余部,近三百万字。鲁迅曾经称赞他是自新文学运动开始以来所出现的最好的作家之一。他于一九八八年逝世。《边城》是在世界范围里受到热烈欢迎的一部作品,是作者创作高峰期的产物,具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