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敦煌古往出神将》原文、译文、赏析
敦煌古往出神将,感得诸蕃遥钦仰。效节望龙庭,麟台早有名。 只恨隔蕃部,情恳难申吐,早晚灭狼蕃,一齐拜圣颜!
这首歌辞作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沙州沦陷之前。
敦煌,沙州治所。它是我国西北地区风沙弥漫的戈壁滩畔的绿洲,是横贯亚洲的古老的丝绸之路的交通枢纽。它既是汉唐欧、亚、非各国与中国友好交往的孔道,又是西陲边防重镇,河西人民保聚之地。从西汉张骞经此出使西域,沟通中西经济文化以来,这里曾涌现过好几位功勋卓著、名垂史册的“神将”,如汉代的李广利、赵充国,唐代的郭元振、张守珪,等等。尽管他们之中,或晚节有亏,或未得善终,但当年保塞安民,功不可没。如,贰师将军李广利由敦煌出师西征,“兵多,所至小国莫不迎,出食给军”,“威震外国”,“西域震惧,多遣使来贡献”(参见《汉书·李广利传》、《西域传》)。又如唐郭元振,中宗神龙(705—707)中,抚守四镇,也曾在敦煌一带用兵,威震荒服。“睿宗立,召为太仆卿。将行,安西酋长有剺面哭送者。旌节下至玉门关,去凉州犹八百里,城中争具壶浆欢迎。都督嗟叹以闻”(《新唐书》本传)。歌辞发端便是“敦煌古往出神将,感得诸蕃遥钦仰”,奇峰突起,造势不凡。与一般艳科言情之作,判然异趣。所指的“神将”,信而有征,呼之欲出。古往“神将”已略如上述。即以中唐而论,镇守敦煌有功,足以彪炳青史者,也还有人在。如河西节度使杨休明,于大历元年五月移治沙州敦煌。在与朝廷的联络线已被吐蕃切断的情况下,仅凭瓜、沙两州之地与劲敌相持竟有十年之久。大历十一年,瓜州复陷。而沙州以都知兵马使代领州事的阎朝,为唐固守危城,首尾也有五、六年光景。凡此种种公忠谋国、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敦煌人民永远铭记于心,甚至连边远地方的少数民族对他们也无不顶礼膜拜。“诸蕃”的“蕃”,与“羌”“戎”同义,都是对少数民族的通称,未必仅指吐蕃而言。“效节望龙庭,麟台早有名”,上句就将吏而言,说他们衔命守边,克尽臣节,报效朝廷;下句为唐王朝立说,谓朝廷褒赞勋臣,恩宠有加。“龙庭”,即朝廷。“麟台”即麒麟阁。汉武帝时所建(一说萧何造)。汉宣帝甘露三年,画功臣霍光、赵充国、苏武等十一人像于其中。后世就以麒麟阁作为皇帝褒赞臣子功勋之处的代称。上片回顾历史,讴歌往昔敦煌守将的足智多谋,英武善战;下片着眼现实,抒写当地人民热望宁息边塞、早日入朝的迫切心情。我们都知道,自代宗宝应元年(762)开始,下迄德宗建中二年(781),吐蕃乘危,利用安史乱起、唐王朝悉召河西戍卒收复两京、守备空虚的弱点,首先攻取兰、鄯,切断河西走廊与内地的联系,然后由东向西次第攻占河西、陇右其它州县。唯独沙州一郡,直到建中二年岿然犹存。所以词中说:“只恨隔蕃部,情恳难申吐。”这里,着一“隔”字,点明敦煌入唐的道路已经由于沙州以东诸州的沦陷而被切断,以致边民对朝廷的耿耿忠心无由得达。“早晚灭狼蕃,一齐拜圣颜!”“早晚”,犹多晚,什么时候。唐代口语,屡见于敦煌写本文献。“狼蕃”,指吐蕃。“蕃”字前面加上修饰语“狼”,表现出敦煌百姓对吐蕃压迫者的憎恶,跟史书上所谓“吐蕃是强”“其心豺狼”同一个意思。这两句承上而来,倾吐出敦煌人民希望尽早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和焦灼心理。作品以质朴的语言表达出敦煌人民纯真的感情,读来倍觉亲切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