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人物事迹_文学形象研究)
姜子牙,是晚明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一个艺术典型,也是作品里的中心人物。他名尚,字子牙,别号飞熊,东海许州人。三十二岁上昆仑山,拜玉虚宫元始天尊为师,苦心修行学道,达四十年之久。后奉师命下山,辅佐明主,伐纣兴周,除暴行仁。
此时,纣王无道,远贤近佞,宠信妲已,荒乱国政;横征暴敛,妄兴土木,修琼楼玉宇,设酒池肉林,穷奢极欲,沉湎酒色;又造炮烙虿盆,挖心醢尸,杀忠拒谏,滥施酷刑;还断胫验髓,剖腹验胎,草菅人命,荼毒生灵。其种种倒行逆施,致使天怒人怨,兵乱四起。
姜子牙下山后,曾仕殷商,官拜下大夫,任司天监。后遭妲己谋害,逃至西歧,隐于磻溪,朝暮垂钓,以待时机。后为周文王延聘,封石灵台丞相,时已年近八十。不久,文王病危托孤,命其子姬发拜子牙为亚父。武王即位,再尊为尚父。从此,姜子牙出将入相,叱咤风云,安邦定国,重整乾坤。
殷商姬周,本是两个部族,小说作者却有意写成君臣关系。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 “君权神授”是天经地义,君权亦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君王无道,只能以德相感,以死诤谏。若“以臣伐君,以下凌上”,便“有干纲常,得罪天地”,那是“忤逆灭伦,为天下万世之不肖”。周文王临终前,曾对姜子牙说: “倘吾死之后,纵君恶贯盈,切不可听诸侯之唆,以臣伐君。”还说: “丞相若违背孤言,冥中不好相见。”对儿子姬发也是这样谆谆告诫。后来武王见到姜子牙的出师表时,顾虑重重,犹豫不决,就怕人们骂他“不忠不孝”。姜子牙却始终坚定不移地主张把这场吊民伐罪的斗争进行到底。他一再宣称: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君无道, “天下之人皆可得而讨之”。他反复强调出师伐讨正是“奉天明命,行天之罚”。当伯夷、叔齐在首阳山“叩马而谏”,阻拦进军时,他义正辞严地指出:当此“天翻地覆之时,四海鼎沸之际”,不能违逆“天怒”、 “民怨”,并表明“今予必往”的鲜明态度。他还说伐纣跟当年成汤放桀一样,同是救民于水火的义举。战斗中,大批商将归顺,朝歌军民献城,都证明姜子牙是正确的,伐无道、诛独夫乃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的正义事业,因此它必然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当姜子牙与纣王直接对阵时,在众诸侯面前,列举其十大罪状。显然,作者是借姜子牙之口,猛烈抨击封建暴君的暴政,批判封建伦理观念。作品的价值也正在于此。
西歧打出反商义旗后,先后招来三十六路兵马的征伐。和所有反动派一样,濒临灭亡,商纣还作疯狂的困兽之斗。它们穷凶极恶, 借助妖术,妄图一口吞没西歧。在激烈战斗中,姜子牙不仅损兵折将,连自己也经受了七死三灾的磨难。面对强敌,他不屈不挠,沉着应战,终于识破种种鬼蜮伎俩,粉碎敌人多次进攻。他又抓住有利时机,由防御转入反攻,接连破阵夺关,联合八百路诸侯会师孟津。最后一鼓作气,猛追穷寇,直捣朝歌,逼使纣王自焚,取得反暴政战争的彻底胜利。在这过程中,姜子牙的为人,治军,用兵,都有具体描述。如他公平正直,谦恭下士,深受部下敬仰,也使敌人生畏。他治军极严,出师前出示“斩法纪律牌”,明文规定“犯者斩”的十七条款。进入朝歌,他下令不可妄行杀戮,擅取民间物用,违者按军法枭首。但给人印象最深也是作品中力渲染的还是他的宽宏大度和妙算如神。
姜子牙帐下,将勇兵骁,阵容坚强.他本来就有哪吒、杨戬、雷震子、木吒、金吒、南宫适等猛将。在残酷的生死搏斗中他又收纳了许多降将,如黄飞虎、邓九公、洪锦、郑伦等原都是殷商主将,后都归附姜子牙。具有极大讽刺意味的是连妲己的父亲苏护,也带领儿子苏全忠,反戈一击,效命周室。苏护劝郑伦归降时还说: “姜丞相量如沧海,何细流之不纳?丞相门下,皆有道之士,何不见容?”主将如此,兵士更不言可知。由于姜子牙策略正确,瓦解削弱了敌人,充实壮大了自己。敌强我弱的形势,很快转化。而且这批降将在激烈战斗中冲锋陷阵,奋勇当先,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为夺取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姜子牙与肆意虐杀臣民,结果众叛亲离成为孤家寡人的殷受,刚好是鲜明的对照。
姜子牙下山时也带了杏黄旗等法宝,这些法宝对保卫自己、打击敌人也起了一定作用。但取得胜利更多的是靠他的神机妙算。每个正确的决策,似乎都离不开他的神算。对敌人的阴谋诡计,他也都能了如指掌,从而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他真不愧是昆仑山下来的“人中仙”。
姜子牙虽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但经过人们长期不断的神化,已发展成为一个崭新的艺术形象了。如果说《封神演义》寄托着当时人们对垂死、腐朽、残暴的朱明王朝的憎恶和怨恨,那末姜子牙就是人们幻想中的救世主。 “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这句口头禅能长期广泛地在群众中流传,这反映了《封神演义》的影响之大,同时也说明深受暴政重压的人们是多么渴望有姜太公这样的神仙来保护和拯救自己。但是,姜子牙毕竟是仙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救世主,也没有什么神仙,人们的解放还得依靠自己,这当然是小说作者及当时人们所无法认识和理解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