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三老汉(人物事迹_文学形象研究)
梁三老汉,是柳青的长篇小说《创业史》着力刻绘的一个小私有者农民的典型。小说问世后,评论界一度对这个形象有过争议,目前却一致公认,梁三老汉是小说中最成功的形象。
梁三老汉,从他的阶级素质看,他在精神上跟其继子梁生宝和王书记、卢支书他们挨近着,对社会主义有一种天然的向心力;但是作为一个小生产者和小私有者,旧社会教会了他“自私自利是精明,弄虚做假是能人,大公无私却是愚蠢”的做人标准,因而对社会主义还存在着某种暂时的离心力。作家把这个人物植根于深厚的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生动地写出了他的性格发展史,深入开掘他的性格的丰富内涵。
在旧社会,梁三老汉唯一的念头是创家立业,谁知他命运多乖,亡妻,牛死,创业终于不成,连父辈传下的三间正房也拆卖了。熬到四十上下,他还只身一人过着凄凉的日子。后来,他在难民中与一个带着儿子的寡妇重新组织了家庭,又夸下海口要创立家业,但三次创业,三次失败。几十年的拚死拚活,一无所有,得到的只是饥饿、屈辱和脖颈上一大块肉疙瘩,只能“像土拨鼠一样悄悄地活着”。继子生宝爱从远处看的勃勃雄心,于是也成了他唯一的安慰,他是那样的“喜欢不尽”,因为“创业,创业”,毕竟还是他思想深处鞭打不掉的信念,他是何等殷切地期望着他的那个别有气度的继子呵!
土改后,竟有十来亩稻田分到梁三老汉的名下,他的惊喜是不难想象的,黑夜也要去蹲在分得的地边,“好象骇怕地里的土块被人偷走似的”。似乎是生活在梦幻之中,梁三老汉的这一段时日, “仿佛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精力”注入了自己“早已干瘪了的身体”。他挺直了腰杆,带劲地干着庄稼人永远干不完的杂活,创业的冲动主宰着他。他做梦也想着自己住在“三合头瓦房院”里,享受着一个富裕家庭长者应受的尊重和荣誉,陶醉在六畜兴旺,儿孙满堂的乐趣之中。
这样的光景,这样的想头,既复苏了他的心田,同时对继子也有了更深长的挟持。他同样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宝贝疙瘩“创立家业的劲头,没有他忙着办工作的劲头大”。生宝“对公家的号召着了迷”, 他生闷气;生宝入了党,他却感到是“受了沉重的打击”,气得在炕上躺了三天。社会上的波澜一日紧似一日地推进了他与继子之间的冲突。
生宝一心扑在办互助组,老汉总认为这不像庄稼人的举措。暗中老咕“梁伟人”长,“梁能人”短。生宝天不亮就起身买稻种去了,他误以为他“黑夜尽开会”起不来,于是借机冲着生宝的住屋喊: “日头照到你屁股了,还不起来吗?梁伟人!”当一听说生宝早出门了,他“气歪了脸”,大嚷大叫地冲出冲进,“掼得街门板呱嗒嗒直响”,拚着老命吼道: “他为人民服务,谁为我服务?”气得淌白沫, “冤得快哭起来了”。他反对生宝将卖荸荠的钱借给互助组,闹着要将这十元钱拿来“买汗褂”,到“黄堡镇下馆子”。儿女明知他说气话,都笑他,他感慨地说: “我不吃做啥?我还想发家吗?发不成罗!我也帮着你们踢蹬吧!”一辈子老实、无能,对环境压迫逆来顺受的梁三老汉,人生的目的是卑微的,旧时代小私有者因袭的重担压制着他,他是无法理解生宝的目光的。当生宝对他描绘着日后当财东的情景时,他是极有兴趣的, “咧开黄胡子嘴也笑了”;但他立即会声明: “咱不雇长工,也不放粮,咱光图个富足,给子孙们创业哩:叫后人甭像咱一样受可怜。……”善良质朴终究还牢牢地扎在他的心中。尽管他不时会同生宝闹别扭,甚至还会跑到生宝已死媳妇的坟上去哭,发泄自己内心的痛苦,但他的“被剥削过的痛苦的记忆”,以及“解放三年来共产党所做的好事”,又使他感到生宝他们或许是对的,不胜困惑。
他钦佩生宝的心气,着实为生宝的人生哲学大吃一惊,但我国世代农民的务实态度,限制了他的目力,他只相信眼前的事实。当生宝说到将来庄稼人都要用机器种地,用汽车拉粪、拉庄稼时,老汉会轻蔑而嘲笑地眯起有皱纹的眼皮,追问生宝要几年?并大声说: “他黄堡镇的王书记也不知道!甭吹!”这些都相当现实地支配着梁三老汉具体的思想矛盾。正如梁生宝说的: “俺爹的自发性儿,就和神经病一样嘛,你给他说些进步话,他就好了;他看过人家过光景,又生我的气了。”务实的态度和反复的斗争,形成了梁三老汉性格的诸多矛盾性:他既有新社会翻身的喜悦,充满着对共产党的信任和热爱,又有旧社会留下的精神创伤;既有劳动者的勤劳善良,又有小私有者的狭隘保守;既不赞成互助组,反对生宝“黄风雾罩地闹腾”,又关心着互助组的一切,替生宝担心发愁,用他的小眼睛注视着周遭的变化;他既有老农民的古板、倔强,又有孩子般的天真、纯朴和不时流露出来的风趣……因此,这位老汉在后来的事实面前,终于低下了头。他从生宝的一系列实打实的成功中才认识到“‘在党’可以把一个庄稼小伙子变得这样强大”。他亲眼看见互助组增了产,才信服了合作化的优越性。
下堡村、汤河两岸沉浸在合作化丰收的喜悦中,人们称赞梁三老汉教出来的生宝“真是好样的”,老汉这才知道人们“竟是这样抬举他”,“羞惭地低垂了光头”。梁三老汉感到体面极了!生宝给他做了一套新棉衣,他在众人的尊敬面前感动得哭了。他说: “宝娃子!有心人! 好样的!你娃好好干世事去。……你干吧!爹给你看家、扫院、喂猪!”
梁三老汉的转变是真实的,他的转变深藏着丰富的历史内容;他的转变,生动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小说塑造梁三老汉,主要借重于他与梁生宝之间的矛盾情节,他的性格特征,大都是在有关互助合作的事件上同梁生宝的分歧、转化、和解中体现出来的。
梁三老汉的形象,表现了作家杰出的肖像描写和心理刻划的技巧。比如早年梁三老汉在饥民中钻来钻去,穿着多年没拆洗过的棉袄,袖口上吊着破布条和烂棉花絮子,头上包一块脏头巾,但走路带劲,行动敏捷,寥寥几笔,写尽了他的落泊和倔强。作家不时用他犀利而动情的笔触直接剖析梁三老汉的心理,使读者直接窥见人物的内心世界。 “有一天,梁三老汉在睡梦中忽然间恍恍惚惚觉得:他似乎不住在草棚院里,而住在瓦房院里了……啊啊!这是一座三合院嘛!”他“穿着很厚实的棉衣裳,腰里结着很粗壮的蓝布腰带。暖和倒暖和,行动起来却有些笨手笨脚,……”“后院里是猪、鸡和鸭的世界。……猪、鸡、鸭、马、牛,加上孩子们的吵闹声,这是庄稼院最令人陶醉的音乐。梁三老汉熟悉这音乐,迷恋这音乐。”——一个翻了身,土地刚还家的贫苦农民,用几十年的追求和血泪所编织成的一幅“三合头瓦房院长者”的心理图象,被作家生动地绘出,其中的细腻和深沉,决定了人物日后的精神走向。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老一代农民的利益、思想,他们的精神世界大体是怎样的?可从梁三老汉身上见出。他们的苦恼、挣扎、希望和可能有的命运怎样,也可从梁三老汉身上见出。这是梁三老汉这一文学形象主要的认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