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敬亭(人物事迹_文学形象研究)
柳敬亭,原名曹逢春,明末泰州(今江苏泰县)人。因满面麻子,人称“柳麻子”。他是当时着名的说书艺人,时人张岱的《柳敬亭说书》一文生动传神地描写了他的说书情景。在《桃花扇》中,柳敬亭和苏昆生是作者塑造的两个贯穿全剧的正面人物形象,而尤以柳敬亭的形象最为鲜明。
柳敬亭不仅有出色的技艺,而且有高贵的品质。他与苏昆生当初都曾一度在阮大铖门下当清客,但一旦知道阮是阉党余孽时,便马上拂袖离去,以说书教曲度日,而不愿做奸贼的帮闲,表现了安于贫困而不愿依附权贵的操守。饱经沧桑的生活,使柳敬亭看透了世态炎凉。他深明大义,痛恨权奸邪恶,自称: “老子江湖漫自夸,收今贩古是生涯。年来怕作朱门客,闲坐街坊吃冷茶。……自幼无藉,流落江湖,虽则为谈词之辈,却不是饮食之人”。他不愿做只知吃喝的无用之人,而要通过自己的鼓板唇舌,使“这些含冤的孝子忠臣,少不得还他个扬眉吐气;那班得意的奸雄邪党,免不了加他些人祸天诛”,以此补救世道人心。因此,侯方域虽与他初相识,但听了他的说书后,便认为:“俺看敬亭人品高绝,胸襟洒脱,是我辈中人,说书乃其余技耳。”他以自己正直的操守,赢得了复社文人的尊敬。
作为一个说书艺人,柳敬亭富有幽默感,说话诙谐之中充满着机智。同时,他又满怀豪情侠气,见义勇为,能替朋友出力,为国事奔走。当左良玉军要东下南京就食时,侯方域修书劝阻他不要兴无名之师,急需一个人赶紧送去,柳敬亭自告奋勇,要求前去。侯方域为他担心: “闻得左良玉军门严肃,山人游客一概不容擅入。你这般老态,如何去的?”他却豪迈地回答道: “你那里笔下诌文,我这里胸中画策。舌战群雄,让俺不才;柳毅传书,何妨下海。丢却俺的痴騃,用着俺的诙谐,悄去明来,万人喝采。”当他到了戒备禁严的武昌将军辕门,就被两个士兵作为奸细捉拿,他却毫不慌张,反把两人推倒在地,谈笑自若地说: “两个没眼色的花子,怪不得饿的东倒西歪的。”以致两个士兵误以为他是来解粮的,马上引他去辕门见左良玉。他见了左良玉,只是长揖不拜,从容说道: “俺是个不出山老渔樵,那晓得王侯大宾客小。看这长枪大剑列门旗,只当深林密树穿荒草。尽着狐狸纵横虎咆哮,这威风何须要。偏吓俺孤身客无门跑,便作个长揖儿不是骄。”这一番自白显示了柳敬亭的胆量和气概。使坐镇一方统领三十万大军的左良玉为之黯然失色。随后,柳敬亭又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向左良玉慷慨陈词,指责他纵兵东下就粮是“无计”之行,“恶名怎逃”,说到激昂之处,顺手把茶杯摔碎,显示出豪情侠气。这一番言行气得左良玉骂他“这等无礼”,他却轻描淡写地说:“晚生怎敢无礼,一时说的高兴,顺手摔去了。”真是怒骂嬉笑皆成文章。左良玉指责他: “顺手摔去,难道你的心做不得主么?”他说: “心若做得主呵,也不叫手下乱动了。”左良玉悟道:“敬亭讲的有理。只因兵丁饿的急了,许他就粮内里。亦是无可奈何之一着。”他又说:“晚生远来,也饿急了,元帅竟不问一声儿。”说罢,不等饭摆上来,竟往内室走去要吃饭。左良玉大怒:“饿的急了,就许你进内里么?”他笑道:“饿的急了,也不许进内里,元帅竟也晓得哩!”他的这一番以身说法,以及机变诙谐的言词,使左良玉不得不承认:“句句讥诮俺的错处,好个舌辩之士。”于是,他听从了柳敬亭的劝谏,放弃了移防南京的企图。并且,他为柳敬亭“能直谏,会旁嘲”的才华所折服,延请柳敬亭为他的幕僚,以便“早晚领教”。 “投辕”这一出戏集中表现了柳敬亭的性格特点。
不久,马、阮之流公报私仇,大捕复社文人,侯方域也被捕入狱。苏昆生千里迢迢来到武昌,向左良玉求援,左良玉本是侯方域父亲侯恂的部将,同情东林党和复社文人,反对马、阮之流擅立弘光帝,遂以“清君侧”之名起兵讨伐奸臣。柳敬亭对此极表赞成,表明了鲜明的政治态度,他又再次毛遂自荐,自愿去南京送起兵讨贼的檄文。柳敬亭的壮举,使左良玉等人折服,惊叹: “这位柳先生,竟是荆轲之流”,把他比作战国时行刺秦王嬴政的侠客荆轲。从尽忠仗义、豪情侠气方面来看,柳敬亭确实有古侠士之风。柳敬亭到南京传檄后,便被阮大铖监禁,险遭杀害。在狱中,他和被捕的复社文人侯方域等相逢。他们临危不惧,谈笑风生, 以“贤豪半向此中来”自勉,表现了大义凛然、宠辱不惊的节操。
清兵渡江后,柳敬亭与侯方域等众囚徒四散逃走。他们来到栖霞山,与先期到达这里的李香君相逢。侯、李双双入道,柳敬亭则与苏昆生两人怀着满腔爱国热忱,隐居山中,不做清朝的臣民。苏昆生以采樵为生,柳敬亭则以捕鱼度日, “把些兴亡旧事,付之风月闲谈”。剧终他所唱的一首《秣陵秋》弹词,追溯南明覆亡的惨痛史实: “中兴朝市繁华续,遗孽儿孙气焰张;只劝楼台追后主,不愁弓矢下残唐”,斥责了弘光帝的迷恋声色、朝夕淫乐的荒唐生活和马、阮之流狼狈为奸、专擅朝政的罪恶行径;并指出在清兵大举南下,江山危如累卵的情况下,南明王朝内部的明争暗斗导致了南明王朝的最后覆亡。作者用这首弹词,给柳敬亭的形象浓墨重彩地画上了最后的一笔,使这一民间艺人的形象达到呼之欲出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