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1日星期五
首页/文史百科/《“一反其道而行之”》(原文全文)

《“一反其道而行之”》(原文全文)

8月25日《光明日报》的《文艺生活》上,登载一篇《量文的铁尺》,反面文章正面做,说来有声有色。我虽不全都知道所涉及的话剧、电影界的情况,但看来颇怕击中目前文艺批评的“时弊”吧。只是结末一段,颇引起我一些感想。文云:人们嚷嚷,说什么要“艺术分析”。艺术至上主义! 文艺好比一个茶杯,那瓷胎是内容,即政治性,艺术性不过是描在外面的一点花花草草,没有这些“艺术性”,...

8月25日《光明日报》的《文艺生活》上,登载一篇《量文的铁尺》,反面文章正面做,说来有声有色。我虽不全都知道所涉及的话剧、电影界的情况,但看来颇怕击中目前文艺批评的“时弊”吧。只是结末一段,颇引起我一些感想。文云:

人们嚷嚷,说什么要“艺术分析”。艺术至上主义! 文艺好比一个茶杯,那瓷胎是内容,即政治性,艺术性不过是描在外面的一点花花草草,没有这些“艺术性”,茶杯还不是茶杯?吵吵什么“艺术特征”,还不是想“为艺术而艺术”打天下,该整整这股歪风了。

其实呢,如果茶杯花花草草的描得很好看,那是没有人会不喜欢的。文艺批评家怎么不挤,还是会赏识的。但的确,瓷胎很重要。试试看,一边摆着个“花花草草”、但有破洞的茶杯,另一边摆着个净白的、但完整的茶杯,你到底愿意买哪一个? 据我看,老百姓是愿意买后面一个的,我也是。可是,也说不定,有古董癖的人,会把它当做“商鼎周彝”,买去供在红木架里,可是像我们这样的平凡人,就没有那样“雅兴”了。因为,我买它,为的喝茶。

批评家在批评具体作品时,强调了政治性,忽略了艺术性,这是不对的。但说批评家原本不要艺术,我看事实不是如此。批评写得幼稚、机械和粗暴,也是事实,但强调一些政治性,就成为罪名,那可不敢领教了。

写到这里,我禁不住要引一段古人的话。因为早已有些人,在明里暗里反对毛主席指出的批评的标准。说政治性是第一位,艺术性是第二位的说法是错的,我就不便去引用它了,因之想到了古人。那些人也许是喜欢听古人的话的。古人的话自然是文言,辛苦读者了,但还当古典作品读吧。文云:

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而已矣。所谓辞者,犹器之有刻镂绘画也,诚使巧且华,不必适用;诚使适用,亦不必巧且华。要之以适用为本,以刻镂绘画为之容而已。不适用,非所有为器也。不为之容,其亦若是乎?否也。然容亦未可已也,勿先之,其可也。(王安石)

我是颇为同意这个古人的主张的。论文,还是政治第一,艺术第二。至于作家呢,那自然是先“有所感”,然后“有所为”,以“艺术”来表达“内容”的。

可是自从我们介绍了苏联《共产党人》杂志关于文学艺术中的典型问题的专论以来,我们的批评界的有些人,于批评了批评之余,连作品应该反映生活现实的本质,表现生活中的矛盾,描写积极的英雄人物的典型等等的要求,也给它否定了,而且还有作品大可不必讲求思想内容,只要有艺术性就好了的口气,好像要对过去那些提倡,有“一反其道而行之”的气概,这又有何利于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呢?

自然,这也可以作为“百家争鸣”中的一个流派吧。但我还有我的“感想”。我想,我也不妨成为“一家”的。

非特殊说明,本文由诗文选原创或收集发布,欢迎转载